从繁简之争看汉字规范 “复繁”是用错误改正错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从繁简之争看汉字规范 “复繁”是用错误改正错误
2009年09月02日 08:52 来源:山西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繁简之争看汉字规范

  《通用规范汉字表》公示征求意见,激起轩然大波。44个汉字写法调整,51个异体字恢复使用,既然是专家历时8年研究的成果,应该是有道理的。但坊间反应强烈,一项调查表明92.3%的网友反对:“添乱”“瞎折腾”,刻薄调侃不绝于耳。原因大概在于专家与公众缺少沟通,大家对调整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即使从日常应用角度看,汉字规范化也是必要的,技术层面的调整可以反复斟酌,但大众实际应用层面的汉字“整形”,还是有个缓冲期好。

  近年的考古发现丰富了我们对汉字起源的认识。如山东昌乐发现100余块骨刻文字,为距今45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东夷族遗物。专家鉴定认为,这些兽骨上所刻“行列整齐”的图案符号,比殷墟甲骨文更为原始,明显处于画与字的过渡状态,应定名为“昌乐骨刻文”。汉字几千年的演变轨迹大致是由繁到简,由岩画、骨刻、陶刻、甲骨文、金文、篆隶一直到楷书,识字群体也是随书写工具的不断简化而逐步壮大的。

  文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是被少数精英人群掌握和传承的。为了表达更丰富、更细微的字义,新的文字不断被制造出来,当然也有很多没有流传开来,变成死文字。这大概就是繁体字中异体字超多的原因。如今我们偶然还能看到距今三四百年前印刷的地方志,大约有一半是古字、异体字,深入阅读必须借助《康熙字典》等老辞书。汉字不规范大大增加了学习成本,在当今信息全球化过程中,也会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汉字规范应该说是大势所趋。

  汉字简化以及“整形”虽然几乎和汉字发展同步,但近100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强力推广简化字还是引发不少问题。古文字学家陈梦家说过:“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能混淆。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后来他因此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含冤自尽。一些简化字有“苟简”之嫌,大概与绵延近一个世纪的“汉字拼音化”主张有关。既然简化字只是拼音化的准备和权宜之计,考虑不周全就在所难免。

  陈梦家先生没有见到1977年12月公布的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如今在地摊还能碰到当年出版的书报,往往惊得人几乎叫出来:雪字被简掉雨;器字是扁口加一竖;展字是尸字加一横……这样的“整形”几乎等于把汉字大卸八块。过犹不及,幸亏用了不久就被废止了。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为了汉字能与计算机接轨,王永民发明了汉字五笔字型输入法,王选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汉字拼音化才最后销声匿迹,也才有了声浪越来越高的汉字繁简之争。

  汉字废除论也就是拼音化也许可以不提了,繁体字恢复论还在争议中,尤其知识界呼声最烈。如《汉字五千年》总策划兼撰稿指导麦天枢就说过: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比我们几十年的历史重要得多。但本次几十个汉字字体调整引发的民间反对声浪,从一个侧面回答了“复繁论”。

  不少专家指出,“复繁”是用错误的手段改正当年“苟简”的错误。繁简并用、识繁用简是比较稳妥的做法。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国字”,都需要爱护和珍惜,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留出适当的缓冲期,逐步规范和“整形”是必要的,但不应该非此即彼或厚此薄彼。

  克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