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甘肃文物大量流失已十年 文物部门无能为力(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青海甘肃文物大量流失已十年 文物部门无能为力(4)
2009年09月11日 09: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此外,在马厂类型彩陶图案下,有的画有符号。柳湾墓地中共有679件陶器上画有144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被认为是文字的前身。“研究这些彩陶,可以把华夏文明再推进1000年。”

  “这些彩陶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随便哪件都比那几个水龙头值钱。”许新国所指的“水龙头”,是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圆明园兽首。“这些彩陶现在大量在流失,有谁重视过?源头上不堵住,非要等流失到海外了再用高价回收。”

  许新国叹了一口气说:“文物部门本来就是弱势群体,我们这样的单位也只有做做鉴定和研究,对于目前的现状,根本无能为力。”

  许新国认为,对于目前文物大量流失的现状,一方面在于政府部门监管不严,另一方面在于当前法律规定的弊病。

  《文物法》规定,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归国家所有,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私自发掘,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不得哄抢、私分、藏匿。

  许新国说,目前法律规定得太极端,属于国家所有是对的,但也应该对发现者给予适当的奖励,民间才有动力上交国家,否则大多会藏匿。现实情况是,虽然法律规定可以给予适当奖励,但由于经费原因,多数都不给奖励,以至于挖出来的就捂着不让人知道,然后偷卖出去。

  许新国告诉记者,像青海的乐都、民和一带,经过专家考古论证,已经明确知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文物,有很多就属于农民的承包地,但没有进行开发和保护。“农民们知道这东西值钱,当然想挖啊,光打击是不管用的,且不说打击是否有力,利益之下总有人铤而走险。有时候就是全村人做掩护,四、五家在晚上一起挖,挖出来连夜就卖了。破案的是少数。没人举报,举报了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轻微罚点款,甚至回头又给你了,所以就造成了这种现状。”

  许新国认为,要想保护文物,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国家应当给予发现者接近于市场价的奖励。“哪怕是低于市场价,这个东西市场上值几十万,国外给几百万,国家给几万,他也愿意给国家。农民很容易满足,只要能变现,给些钱就够了。而且交给国家还没有风险,农民都愿意的。”

  他说,目前由于国家不给奖励,而市场上需求较大,大量出土文物就这样流失了,而农民往往只能拿到几百块钱,获得巨额利润的是中间的文物贩子。

  据介绍,国外文物流失远不如我国严重,就是因为政府尊重市场规律,给予私人适当的补偿。

  “只有完善法律规定,鼓励发现者上交文物,给予与市场等值的奖励,才能避免文物大量流失。像现在这样堵是堵不住的,只要有利益,就有贩卖,有公职人员参与其中也不足为奇,谁都架不住这个呀!造成损失的是国家利益。”许新国作出一个钱的手势,苦笑着说。

  国家文物局:

  已会同公安部对涉案文物进行调查

  国家文物局有关官员今天向中国青年报确认,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向青海、甘肃两省文物局发文,要求对本报9月8日见报的《青海民和:大量新石器时代文物被私藏贩卖》一文报道内容进行调查。

  该官员同时介绍说,目前抢救文物还是困难重重,“机构不健全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我国文物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相当薄弱的,基本上是文化厅、文管会,有的地方是文物局,但是文物局的人也很少,有个别的省,文物部门就五六个人,有什么情况,跑都跑不及。要是到县里面,人就更少了,有极少一些县,有的有文物局,有的就没有,有的可能就一两个人兼职干这项工作。”

  他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加强防范。国家文物局也在甘肃等地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进行古墓的安全防护工程,但目前的情形还是很严峻。”

  据该官员介绍,国家文物局在稿件见报后,就立刻与公安部联系调查此事。“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有着长期的配合,但是在地方的职能部门,合作的具体程序和规则还没有法律来规范。”

  他还披露,目前的文物犯罪基本是团伙作案,反侦查手段也比较先进。国家文物局一直在办专业培训和讲座,主要对象是海关缉私局和公安局。

  青海省公安厅通报近年来文物犯罪活动

  一些收藏协会助长了文物犯罪

  本报西宁9月10日电 (记者 王俊秀)今天,青海省公安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通报了该省近年来文物犯罪活动的情况。2008年以来,青海省公安机关共破获3起盗窃、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件。

  2008年6月8日,青海省玉树称多县发生特大镏金佛像、法器被盗案,22件寺藏镏金佛像、两件法器被盗。经公安机关侦查破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被盗文物全部追回。

  2008年8月,海西州德令哈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倒卖文物案件,查获文物织片12件,经鉴定其中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两件为国家二级文物,4件为国家三级文物。

  2009年3月24日,海东地区化隆县群科镇文布具村发生一起盗掘古墓葬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破获,抓获犯罪嫌疑人两人,缴获盗窃陶罐15个。

  通报称,文物犯罪活动随机性大、不易侦破,犯罪分子手段多样,作案准备精密,不利于公安机关破案。而犯罪分子一旦得逞,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带来很坏的影响。近年来,青海省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斗争,实行打防并举,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文物意识。

  通报称,公安机关在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中也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办案经费紧张,警力不足,而侦办文物案件投入精力大、花费周期长,因此存在一定困难。二是物点多,线长、面广,保护难度大,加之文物犯罪盗、掘、运、销环节多,时间、空间跨度大,给侦破工作特别是调查取证和抓捕案犯造成了很大困难。三是不规范的文物市场滋生并助长了文物犯罪。目前由于大力开办不规范的文物市场,有些人花几百块钱办一个收藏协会的会员证,就可以“合法”地收藏陶罐,不仅诱发了此类犯罪,同时也为文物犯罪提供了转移、隐匿、销售的合法渠道。

  青海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中苏向中国青年记者表示,对于本报报道的民和文物贩卖情况,目前已经组成了督察组赴当地进行调查,将对结果进行通报。(缪媛)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