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是“不下蛋的鸡”么? 几千万拨款怎么花(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作协是“不下蛋的鸡”么? 几千万拨款怎么花(3)
2009年09月17日 13: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作家走向世界

  读书报:中国作协曾经吸收过25位港澳作家入会。如果说金庸加入中国作协在作协史上不算新鲜的话,去年80后作家加入作协、今年网络写手加入中国作协的消息的确引起了很大争议。

  陈崎嵘:有争议也很正常,这是由于很多人对中国作协不太了解。对作协来说,不论是吸收网络写手、80后,还是吸收武侠文学大师金庸,都是正常的。中国作家协会本来就是由各个民族各个界别各种风格的作家组成的。金庸作为新派武侠作家加入作协,有利于两地作家交流,有利于架起武侠小说与主流文学交流的平台。至于80后作家和网络作家,他们拥有那么多读者,说明他们的存在有合理性、有生命力,如果不去关注不去吸纳,中国文学就没有未来。

  读书报:目前中国作家队伍是怎样的状况?

  陈崎嵘:还是以老年、中年作家为主。作协会员资格要求层次比较高,有相当文学成就的才能加入。也不否认过去对青年入会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现在中国作协适度向青年作家倾斜。

  读书报:对于青年作家您做何评价?

  陈崎嵘:很多青年作家相当有才气,创作了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作品。春树、张悦然、马小淘、韩寒、郭敬明、步非烟都不错,慕容雪村、当年明月的作品也很有影响。当然,他们跟老一辈作家比,还是有欠缺的。抱着发展的眼光看,青年作家有一个成熟、提高的过程。他们进入中国作协以后对于自身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读书报:9月3日至7日,中国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国展举行,中国作协为中国作家走出去做了哪些实质性的工作?

  陈崎嵘:一方面,通过大众传媒宣传中国作家和作品。选择了一批目前中国最有影响、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著名作家与有影响的电视媒体像中央电视台的《大家》和《子午书简》,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名人》、《面对面》合作,向海内外推介中国优秀作家;另一方面,组织中国当代百部文学精品走向世界工程,选择百部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俄文、法文、德文等。现在已经翻译出版了4部两个语种。

  我们翻译国外的作品很多,国外翻译中国作品很少。不仅在西班牙等国家看不到中国作家的作品,连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大书店也看不到,严重的“入不敷出”。现在我们正在摸底调查,了解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翻译了中国哪些作家的作品。

  读书报: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是主宾国,听说将组织100名中国作家去参展,具体有哪些活动?这百名成员是如何确定的?

  陈崎嵘: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作家团,作协主席铁凝任团长。这是中国主宾国的重点活动之一。去了以后,作家团将全面展示中国文学创作实绩和中国作家风采,介绍推荐中国当代作品。作家团共有40多个活动,包括个人作品推介演讲、文学讲座、互动交流、与读者市民对话等等。

  成员确定综合了作家文学创作成就、文学水平、各文学门类以及不同年龄等因素。年龄最小的是春树、张悦然。

  读书报:前段时间我们得知作协为毕淑敏、史铁生、周国平等作家维权,除此之外,作协还为作家做过哪些工作?加入作协对作家有什么帮助?

  陈崎嵘:这几年中国作协正在加大力度,加强作家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维护作家权益工作,为作家代收稿费,调整权保办隶属关系,增加工作人员,借助相关部门力量,变被动为主动,运用法律武器,为作家维权创造好的环境,总之要明晰定位,界定职能,把为作家服务,维护作家权益作为作协的主要职能之一,看成是作协存在的社会价值之一。只要明确定位,工会也好,作协也好,都是一样的,名称改不改没有什么区别。

  读书报:前段时间,王刚、王跃文先后因作品“一女二嫁”产生版权纠纷,您对这种现象如何看待?

  陈崎嵘:作家选择出版社,当然希望稿酬高一些。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要依赖法制完备和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健全,但这不是作协一家承担的,要求作协无所不包也不现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渐进的,我们和我们的作家同样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尽最大能力去做。

  读书报:以您的了解,中国作家们现在关心什么?

  陈崎嵘:我们刚进行了社会调查也与网友进行了交流,到广东、湖南、青海、河北4个省做当下作家需求的调研。调查结果大致分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希望提供学习交流培训提高的机会,二是希望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三是加深对新生活、新人物的了解,四是青年作家、网络作家希望得到作协的认可和关注,五是希望开展健康说理的文学批评,六是希望文学评奖更加具有公开性、科学性、权威性,七是希望参加有质量的对外文学交流和文学采风活动,八是作协工作更好地遵循文学规律。这些都是今后作协工作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和加强的地方。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