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流行语:那些曾经的时代年轮(组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60年流行语:那些曾经的时代年轮(组图)(2)
2009年09月22日 14:55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八十年代——

  理想主义的激情与憧憬

  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中国,开始拨乱反正,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到处充满了激情与憧憬。经济建设成为主旋律,流行文化开始崭露头角,一些流行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五讲四美三热爱”:1981年,团中央等9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要“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不久之后,又发起“三热爱”活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统称“五讲四美三热爱”,它们逐渐走进中小学教育,自然也就成了流行语。

  那个时代的学生,写作文离不开这样的主题:“那天我上学迟到了……因为我扶一个盲人过马路,盲人说:‘谢谢你’,我敬了个礼说:‘不用谢,这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这就是典型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类小学范文。记者一位朋友当年上小学,在班上当学习委员,记得一次作文,叫“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没想到,全班40个学生,24个写到了这样的情节。

  “脱贫致富”:改革之初,“投机倒把”还很流行,随着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活水平提高,“个体户”、“万元户”、“小康”、“迪斯科”、“交谊舞”、“镭射厅”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特色”、“脱贫致富”、“一国两制”、“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转换机制”、“国优省优部优”、“公关”,这些流行语更充分体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这其中,最流行的可能就是“脱贫致富”了。有趣的是,消失了多年的“先生”、“小姐”、“女士”、“太太”等词汇逐渐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来。

  当年,几乎所有的报纸、广播中,“脱贫致富”成为绝对的流行语,穷怕的中国人,一心一意想过上好日子,抹平曾经的创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哪个村里出了个万元户,是一种光荣,万元户这个称谓既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也代表了当时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最直接、最明显的目标。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歌星费翔在春晚上唱响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也许,那首歌激越的旋律,可以代表那个年代人们的心声,此后的几年当中,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点起了这样的“一把火”,把属于八十年代的激情和憧憬渲染得淋漓尽致。类似的流行歌曲还有《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等,同样是激情澎湃。如今,“一把火”已经显得有些遥远了,多元文化的时代,好像什么东西也无法占据绝对的主流。

  九十年代——

  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激荡

  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全面兴起,新流行语层出不穷:“爷儿托儿”、“腕儿”、“款儿”、“角儿”、“老板”、“小资”……部分地方流行语借助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势升格为全国性流行语,外来新用语也为生活增光添彩,经济、娱乐、生活方面的流行语占据主导地位。

  “大哥大”: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哥大”、“抢滩”、“登陆”、“生猛”、“炒作”、“玩家”、“做秀”、“酷毙了”、“帅呆了”、“靓丽”、“人气”、“指数”、“打工仔”……不计其数的流行语涌入人们生活,互联网产生后,其传播速度更加迅猛,大大丰富了当代汉语。那个年代,大哥大自然成为身份和富裕的象征。小品里,农民当上了老板,也拿上了大哥大,让村里人投来艳羡的目光。现实中,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很多做起了泥瓦匠,每每有邻居问起,“你家孩子在外面做什么工作?”“在外面拿大哥大呢!”

  整体而言,流行语的兴起,与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第二职业”、“电脑”、“发烧友”、“因特网”、“伊妹儿”自然就出现了;“下岗”、“上岗”、“希望工程”、“弱势群体”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变迁。

  “心太软”:90年代末,一首很普通、甚至于比较俗的流行歌曲《心太软》,带着世纪末的迷茫和伤感,竟然一下子唱遍大江南北。当年,大学校园里,到处可以听到大学生们扯着嗓子,唱起“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你无怨无悔的爱着那个人,我知道你根本没那么坚强……”一首爱情歌曲,其实有别样的滋味。在世纪末的风景中,《心太软》成为那个年代流行歌曲的代表作之一,有一点颓废,有一点怀旧,也有一份无奈。这是一个调整期,告别20世纪,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对如今的90后来说,《心太软》这首歌已经太老、太土了,他们热衷的是周杰伦的“咿咿呀呀”,是蔡健雅的小资情调……对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来说,“三天河东,三天河西”已经成为流行最好的生存状态了。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