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作品是“烫手山芋” 译林社关注但不抢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穆勒作品是“烫手山芋” 译林社关注但不抢购
2009年10月11日 13:41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又跟我们开了玩笑。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获奖,着实让国内诸多文学评论家、出版社大跌眼镜。

  因不识穆勒“庐山真面目”,有评论家认为暴露了国内对于中东欧文学了解的贫乏,因此,国内一些出版社表示,会在最快时间内推出穆勒作品的中译本,以满足国内对这个女作家的好奇。然而,稍稍了解穆勒的学者,提醒中国出版社切不可贸然行事,穆勒作品可能是“烫手山芋”。

  她的文字非常诗意哲理

  昨日,记者与正在德国考察法兰克福书展的译林出版社编辑陆志宙取得了联系,他介绍说,《译林》杂志曾经在2001年第6期上发表过穆勒的小说《黑色的大轴》,是当年译者李贻琼投稿的。陆志宙介绍说,穆勒的文字非常诗意,是很散文化的韵味语言,富有哲理性,她在《黑色的大轴》中这样写道:“井不是窗也不是镜子。向里望久了,常常会望进去。那时,外公的脸就会从井底升起,停在我的脸旁。他的双唇间是水。穿过井可以看到一根黑色的大轴,可以看到她在村庄底下旋转着岁月。”另外,记者了解到,《世界文学》也曾经在2003年第5期发表过穆勒的一个小短篇《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小说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底层工人的生活经历。

  仅此而已,除了这两个短篇外,国内几乎无人知晓穆勒其余作品。北京大学德语系张玉书教授给记者推荐了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法语系张意教授。

  她的母亲曾经被劳改过

  正在研究穆勒的张意教授对记者表示,穆勒并不是一名畅销书作家,她的作品主题主要揭示专制社会中的人性,写的都是齐奥塞斯库时期老掉牙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她2009年的新书《呼吸钟摆》从154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2009德国图书奖。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结果之前,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穆勒的文学造诣足以获得诺贝尔奖。唯一的蛛丝马迹就是,英国著名博彩公司在宣布当日上午,突然把与中国作家北岛获奖赔率一样的穆勒,从排名28位,调到了第一的位置,一切正如2008年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奖前的诡异状况一样。

  张意教授说:“她的作品一向注重‘自己文学史’,此次获奖的长篇小说《呼吸钟摆》,也有翻译成《摆动呼吸》也如此,小说讲述的是纳粹时期在一个苏联劳改营里俘虏的故事,而她的母亲就曾经被劳改过。”至于有人认为,此次穆勒获奖与前日举行柏林墙推倒20周年纪念有关,张意教授不这么看,“看了她的作品,你会觉得这是个巧合。”

  她的作品是烫手山芋

  其实,诺奖得主穆勒无人识的状况,并非孤例,之前如2002年诺奖得主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2004年诺奖得主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都是中国人闻所未闻的大冷门。然而,稍稍了解穆勒的学者提醒中国出版社切不可贸然行事,穆勒作品可能是“烫手山芋”。

  陆志宙说,他作为先头部队,提前来德国考察即将开幕的法兰克福书展。据他所知,目前穆勒作品的出版方还没有将《呼吸钟摆》拿出来洽谈版权事宜,他将在13日开幕的书展上密切关注这一动向。译林出版社负责宣传的葛琳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社里一贯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都持积极的态度,前几年帕慕克、莱辛和克莱齐奥多次“押宝”都大获成功,但此次穆勒获奖,令人不知所措。“我们不了解她的作品,更何况《呼吸钟摆》是2009年才出版的,书里究竟写了什么,能否在国内出版,都是未知数。”译林社如此低调、谨慎,还是头一次。 本报记者 蔡 震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