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解放西南第一功臣? 迷惑蒋介石令其判断错误(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谁是解放西南第一功臣? 迷惑蒋介石令其判断错误(2)
2009年10月12日 16:44 来源:人民网-《大地》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兵临重庆为何突然炮声沉寂

  为解放重庆,1949年11月1日,我军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从北起湖北巴东、南至贵州天柱约500公里战线上发起西南战役。1949年11月22日,我军经过急行军乘胜在酉阳龚滩突破宋希濂的“乌江防线”,分割、围歼罗光温和宋希濂的残部,并从武隆白马山向南川追击。11月25日,我十一军先锋团攻占南川县城后,从三面齐头向重庆推进。11月25日午后刘邓首长电令三兵团:“罗广文残部已龟缩南川龙潭,向木洞撤退,宋希濂残部已溃不成军,我军可提前完成渡江、包围重庆之目的。”重庆外围战役打响了。

  11月26日,刘邓首长从重庆外围战局的进展,向十一、十二和四十七军发出急电。这次电令非同一般,是以刘邓领衔,前委成员张际春副政委和李达参谋长共同署名签发的:“速歼长江南岸之敌,相机占领重庆。”电文不长,字字千钧,军令如山。对“相机占领重庆”,刘邓首长还作如下的部署:(甲)命十二军速向綦江推进,捕歼綦江敌陈春霖四十四军,在顺江场渡江(渡口有船支)迂回重庆;(乙)命十一军,四十七军协力捕歼南川以北的冷水场、龙潭场正向巴县木洞镇溃逃质地后,十一军主力巴县鱼洞后渡江,协同十二军夺取重庆。四十七军应在木洞东西及长寿一段渡江攻占重庆。我军分三路出击,已形成对重庆城的三面包围。十一军103先锋团抢先逼进南泉与守敌交火,花溪河两岸炮声轰鸣,城内清晰可闻。

  紧跟三兵团司令部挺近的西南服务团团部,随着解放重庆再往,速令的徒步行进在川湘公路上的各支队加速前进,急切盼望早日解放重庆的战士们,星夜起程爬山涉水,并天天盼望刘邓首长和前委司令部的捷报。已知我军已兵临重庆城下了,可是接连几天,围歼前线战讯断报,大伙只有猜测。

  为何重庆江南外围站地的炮声突然沉寂呢?殊不知,重庆外围战役进展中,出现一段曲折的插曲。

  就在刘邓11月26日发出“相机攻占重庆”的电令的第二天一早,司令部机要员急匆匆走进指挥部,手拿电文报告:“中央来电”。李达参谋长立即将电文交到邓政委手中。

  正在作战地图前全神贯注的刘司令员放下放大镜,走上前来。只见毛泽东主席发来的电文是:

  刘邓,并告贺李:

  根据蒋介石电令胡宗南以汽车八百辆运其第三军(注:应为第一军)到重庆。请注意:

  (一)是否能吸引更多的胡宗南部队到重庆。

  (二)我向重庆方面攻击之各军是否还有必要稍微迟缓其行动,以吸引较多之敌军据守重庆而后聚歼之。因蒋介石自己在重庆,可能打一个聚歼汤恩伯于上海那样的好仗。

  毛泽东11月27日

  前委们围着毛主席的电报二冷静思考,怎么办?中央命令,刘邓历来遵令执行。毛主席指挥军事的战略智慧和才能,刘邓历来衷心敬佩。毛泽东从全局考虑,张开口袋,等蒋介石在西南残存唯一的“王牌”第一军钻进口袋,我们来个“关门打狗”毕其功于一役,一方其退入西康流窜云南境外,消除后患,当然是妙计。

  二野西南情报站绝密情报:蒋介石的外围布防

  二野西南情报站绝密情报:蒋介石的外围布防

  毛主席电文中,蒋介石拟用八百辆军车将“王牌第一军”从汉中和川北急调重庆南泉一线布防,这一情报是邓政委设立的二野西南情报站获得后上报中央军委的。

  当时坐镇重庆歌乐山山洞林园指挥督战的蒋介石父子,被我军神速推进惊呆了。急令万县的孙震兵团立即西撤至重庆外围布防;并拟派军车800辆将防守川北号称“王牌”的胡宗南第一军急运重庆南温泉布防,妄图阻挡我三兵团逼进。邓政委指着作战地图对刘司令员说:“我对蒋介石的牛脾气感兴趣,到这时还在白市驿布阵想掉头跑掉,可不那么容易。”

  关于蒋决定派八百辆军车调运第一军来重庆这一绝密情报,是刘宗宽偶然获知的。

  11月20日前后的一天下午,刘宗宽在西南长官朱绍良的心腹、补给司令部司令邱渊,向他这么忙忙些什么,邱无意流露了这一绝密情报。房显志立即火速将这一情况密送二野情报站。刘宗宽所提供的一系列重要情报均发挥重要作用,刘邓首长一再讲过:“刘宗宽为我们解放西南立了第一大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