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对话孔子”:文化交流一定要消除误解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歌德对话孔子”:文化交流一定要消除误解吗?
2009年10月15日 08:45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边是德国歌德学院中国院长,一边是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在书展开幕首日举行的这场名为“歌德对话孔子”的文化对谈,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吸引了不少到场观众的注意。

  长期以来,中国在德国乃至欧洲的形象一直不够全面和完整,这也导致了普通西方人对于中国存在着不少误解。同样的,由于相距遥远,普通中国人对于德国也有着很多不符合实际的认识。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从2007年到德国任职于孔子学院以来,对这种互相的误解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

  王宏图认为,他到德国这两年,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想到的、只能通过阅读歌德和席勒等经典作品来认识的德国,现在则是更直接地体会到了文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巨大差距。而在中国生活了10多年的歌德学院中国院长、资深汉学家阿克曼,也经历了从《红楼梦》中的中国到现实中国的“文化休克期”。在他看来,在东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误解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法完全消除的,是否一定要完全消除误解甚至都值得讨论。阿克曼认为,有很多创造性工作恰恰是因为误解而实现的,比如毕加索的一些作品就是基于对非洲文化的误解,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像这种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误解,完全应该继续存在下去。而真正应该避免的是第二种误解,也就是带有对立性质的破坏性误解,对其它文化抱着不尊重、不欣赏的态度,甚至歧视和贬低其他文化。阿克曼说,不少德国媒体对中国就抱着后一种态度。误解是人类认识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问题在于如何跨越误解,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沟通。

  随着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和对外交往不断增多,中国完全应有自信去更准确地理解西方。这也是王宏图的观点,相比10年前、20年前,现在的中国人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西方,也更好地理解自己,这就是交流的成果。(陈熙涵 吴筠)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