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古玩业如"战国争雄" 为分市场同中求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郑州古玩业如"战国争雄" 为分市场同中求异
2009年10月28日 16:12 来源:郑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由于郑州地处中华历史文明的中心地带,古玩便成了这座城市的另一张名片。伴随着近年来的古玩热潮,郑州古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形成了六大市场。

  新旧古玩市场的迅速崛起,使得郑州老古玩城出现了“吃不饱”的尴尬格局,而新古玩城的开业,此刻犹如是“火中取栗”加剧了古玩市场的竞争局面。在这种格局下,郑州古玩业如何突围?又该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古玩业“争雄”背后的品牌又该如何保护?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古玩业遭遇悲情“创伤”

  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打在一幢仿古楼上,给这座仿古四层楼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个位于郑州南部、毗邻郑州大学老校区的仿古楼便是郑州古玩城。

  郑州古玩城被誉为中原第一,全国第二。这一切都源于从始建至今创下了全国八个第一,如今又被河南省规划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些辉煌的成绩背后,郑州古玩业曾遭遇过多少次悲情创伤。

  郑州古玩城在始建之初非常艰难,当时面临最大的困惑就是资金链断裂。但是为了打造出一个有特色的、有规模的古玩市场,创建者从一个门外汉一步一步学起,凭借自己的坚强毅力,硬是在一个破旧的四层小楼原址上建造成了一个具有浓郁古建筑风格的古玩市场。

  1998年,郑州古玩城终于迎来了开业大典,经过一段运营之后,古玩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可就在这个时期,一系列的社会变化,让古玩业陷入了尴尬局面。

  经营古玩生意的老刘提起当年的状况,叹着气说:“那时候连想死的心都有了,欠了一屁股债到现在还没还清呢。整天守在店里,一件东西也卖不出去。可退出吧又不甘心,只好硬挺在那里。像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都很难啊。”

  从老刘的悲情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出,古玩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遍地是黄金”。在外行人眼中这些“遍地是黄金”的行业,背后充满了泪水和悲情。

  挺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熬过了非典的艰难时期,古玩业依然未能逃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席卷世界的时候,古玩业却经历了一场艰难嬗变。

  记者在淮河路采访时,看到光顾郑州古玩城的顾客远远少于平时。很多人是利用闲暇时来游玩的,而真正的购买者却少之又少。一位古玩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我们古玩城来说,周六和周日,是我们销售的黄金时间,而周一则是我们的星期天。可现在周六周日倒成了我们的休息日了。我们受经济危机的危害太严重了,人们的购买力明显下降。”在楼后的旧书市场,却能看到附近郑州大学等学校的学生来此购买旧书的热闹场面,与古玩的经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经济危机让古玩业再次遭受创伤,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州市的古玩行业却仍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一些精明的商家开始看中了古玩行业背后的巨大利润,纷纷进军古玩行业,争分这块诱人的蛋糕。

  如今,经济危机的高潮似乎逐渐退去。古玩业却又要面临着行业竞争的巨大压力,这种尴尬悲情的局面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

  古玩业上演“战国争雄”

  “战时藏金,盛世收藏”,这话一点也不假。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藏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由于郑州地处中华历史文明的中心地带,郑州古玩市场汇集了周边数省的古玩精华。前来淘宝者络绎不绝,他们在弥漫着历史和文化的氛围里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精明的商人看到这种无可限量的商机后,纷纷斥巨资大规模进军古玩行业。一时间,郑州新建古玩市场遍地开花,而且大多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店。郑州古玩城北区、碧波园珍宝大世界、经七路宝玉市场,城东路书画一条街、城南路古玩商铺。郑州的大型古玩城有6座之多,遍地开花的古玩市场,群雄争霸的现象,让这座商城“战”烟四起。

  记者在调查采访时了解到,郑州市几家古玩市场都处于逐渐发展壮大阶段,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随着古玩业的热潮袭来,突然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经营古玩的市场,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郑州市交通路碧波园珍宝大世界,经营玉器生意的老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刚开始还行,能够顾着房租,现在连房租也顾不着了。卖了一天,一件东西都没卖出去,还不如人家卖烤红薯的呢。”跟老刘有同感的一位商户也向记者诉苦道:“俗话说,玩古玩行业一般是三年不开张,开张顶三年。可是现在大不同了,不要说三年了,三天不开张就要饿牙。”

  一位古玩市场经营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一个市场动辄就要投入上百万近千万元,可是市场建起来了,却没商户。想尽一切办法把商户引来了,却又没了客户。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几年不赚钱,还要不断地往里面砸钱。可以说,玩古玩有时候能把你玩得心惊肉跳。”

  但另外一位经营古玩市场的负责人却说:“古玩行业如今已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古玩市场成了个金娃娃,看看现在的郑州古玩市场火暴生意你就知道了,想找个好铺位都很难。人现在都有钱了,喜欢古玩的人越来越多。”

  有喜有忧的古玩行业,如今正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古玩这个行业更是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然而,郑州市接连开设的珍宝大世界、中原古玩城等大型古玩市场,甚至出现了三足鼎立贴身肉搏场面。一位古玩界资深人士担忧地对记者说:“郑州的古玩市场就这么大,未来一场‘血战’恐怕在所难免。”

  郑州六大古玩市场同中求异

  充满了“战火”味道的郑州古玩市场,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内共生共荣呢?这是摆在每个古玩市场经营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古玩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该如何合理分割呢?这不得不使每个经营者使出浑身解数,尽最大能力去多分一杯羹。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各个商家都力求同中求异。碧波园珍宝大世界经营者告诉记者,它们的定位是“有特色、有规模的全国性翡翠、古玩、艺术品专业市场 ”,目标指向高端客户。“从郑州的地理位置和古玩文化市场的氛围来看,已经具备了成为全国性古玩交易中心的基础。我们的招商人员常驻北京、武汉、成都等全国性古玩市场,不是只把目光盯着河南。”

  这位经营者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定位,主要是从自身的特点考虑。作为一个古玩市场的后来者,他们在全国范围做调研时,发现了国内第一代古玩市场的缺陷:硬件设施落后,交易环境差,且管理较为落后。因此,碧波园珍宝大世界首先在硬件设施建设上领先一步,提供了可以和郑州大商场相媲美的购物环境,并计划聘请北京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进行市场策划和物业管理。

  位于郑东新区的天下收藏则独辟蹊径。产品定位除了传统的古玩字画外,在楼前还设置了换客广场、创意市集。“我们的定位是收藏品市场,古玩只占20%的份额,其余的是现代艺术品、工艺品与省内地市特色手工艺品、民族传统艺术品。”该公司营销人员向记者介绍,名人字画是他们未来一个重点发展项目,一批中国书画界知名人士有望在他们那里签约。

  而郑州古玩城以其大而全著称,每周末都举行跳蚤市场,由此声名远扬。此外,一些走街串巷的古玩贩子还把从民间淘来的宝贝拿到这里卖,这里也有“古玩批发”的味道。

  郑州古玩城北区则称得上是个古玩的“大卖场”,玉器、瓷器、书画、仿古家具等应有尽有。一位经营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使古玩行业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交易,而是重点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古玩业“争雄”背后的品牌之战

  郑州古玩行业激烈“争雄”的背后,其实也是一场品牌之争。因为聪明的经营者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挖掘和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品牌。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够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这也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自1998年至今,已走过了10个发展年头的郑州古玩城,如今成了中原文化的对外窗口、交流中心。郑州古玩城还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来唤起更多古玩爱好者的关注,这也是在无形中提升自身品牌的一个良策。自与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郑州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民间寻宝走进河南” 大型活动赢得了良好效果以来,也为自身的品牌提升了价值和知名度,同时也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示了我省悠久、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文化瑰宝。

  同时戴着“中原第一”、“全国第二大古玩市场”光环的郑州古玩城,又以大手笔铸成了古玩城北区,同处于一个中轴线上两个古玩市场南北相望。古玩城北区又构建了全国首创的“五城联盟”,作为文化产业专业市场运作,吸引文化团体进场表演,凝聚人气,形成市民观光旅游热点,发展成为全国古玩艺术品领域的热点文化休闲场所。

  如今,郑州古玩城北区既是河南省旅游局指定的省旅游购物专业市场、大型美术品艺术品市场,又是一个充满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购物旅游景点。

  2007年3月份,郑州古玩城北区又被誉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代表和领军企业,整合了河南省文化市场资源,补充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链缺失部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用重大。

  郑州古玩城的目标一直很清晰:打造中国知名文化旅游购物市场群,提升购物文化品位,力争做到管理规范、形象统一、环境个性、品种齐全、一站式服务,成为中国古玩工艺品、旅游文化和茶文化市场的领军品牌。

  显然,在古玩业市场“争雄”的背后,郑州古玩城誓将文化品牌之路走到底。 (记者 李明德 实习生 李 青)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