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处隐秘的山洞曾秘藏国民党党史馆史料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重庆一处隐秘的山洞曾秘藏国民党党史馆史料
2009年11月23日 09:19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吴家大洞不深,但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因其交通便利又隐秘,成为当时秘藏史料的选地。
洞底部的坝子就是当时中央档案馆存放档案的屋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8月10日至14日,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应邀来渝交流访问。邵铭煌此行是国民党党史部门在职最高负责人60年来第一次访问重庆,《会谈备忘录》也是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组织就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交流合作达成的第一份文件。

  在渝期间,邵铭煌先生专程探访了位于九龙坡区含谷镇一处隐秘的山洞,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烽火往事。今天,重晚地理周刊记者带你探秘这座山洞,走进陪都历史的深处。

  一处废弃农家乐

  邵铭煌先生专程前去访问的这处山洞,有什么特别之处?

  该山洞位于含谷镇崇兴村8社一处小山坡脚下,蜿蜒去洞口的小路长约50米,两旁怪石嶙峋,洞口葛藤密布,上方是一尊挂红的观音菩萨像。给记者领路的崇兴村66岁老村主任吴家桥说,山洞是一个大溶洞,三年前还是一处农家乐,现已停业废弃。

  洞口所立石碑显示,这处农家乐名字叫石宝洞天,老板姓罗,能提供餐饮、休闲和娱乐服务。虽已废弃三年,曾作为农家乐的痕迹依然随处可见:石板路、简易公厕、打磨过的石门,洞内平坝已经被筑堤成小湖,四周修有水泥桌凳。

  含谷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吴远福介绍,吴家大洞原名太子洞,是天然溶洞,深不可测。洞中奇形怪状的石乳、石柱随处可见,主洞高10米、宽15米,能容纳近千人。清康熙年间,贵州遵义人吴学义来此占地创业,属吴家地盘,因此得名吴家大洞。

  据当地老年人回忆,吴家大洞在当地很有名气,洞口一直有一尊观音菩萨,当地人传说观音菩萨很灵验,几乎天天都有人前往烧香求子。人们来到洞口,纷纷朝观音菩萨像下面一小洞扔石头,俗称打儿洞。洞里冬暖夏凉,每到夏天,人们纷纷前往避暑。

  洞内有前人题诗数首,其中咸丰十年淡逸居士钟元音所题一首诗,足以说明该洞美观景色:“古洞幽深亦香然,生成仙景十分全。举头好似天花盖,踏足欲登白玉盘。气滴琼浆凝泉立,风飘霞露结珠悬。同来静玑忘归来,握笔题诗记壁间。”

  文革期间,洞口观音菩萨像被破坏,烧香者减少。近几年,年轻人外出打工居多,家家户户装了电风扇和空调,洞子渐渐萧条。2003年,开为农家乐,老板将其改名为石宝洞天,并做了较大改变。

  秘藏史料百余箱

  这么一个似乎与国民党毫不搭界的地方,为什么吸引邵铭煌先生专程探访?

  进入吴家大洞的路旁,当初农家乐老板所立石碑还记述说,陪都时期蒋介石、林森、郭沫若、谢冰心等政界、文化界数十显要人物,都前去视察过。

  记者查阅《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大事记》,有这么一段叙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五月,顾虑史料受潮和空袭频繁,由部分员工将全部史料移藏至巴县亚光寺附近一天然大石洞——吴家大洞,称山洞为辑园”。

  一位名叫萍生的国民党老党史工作者撰写的《党史史料西迁略记》说,抗战国民政府西迁,党史经长江运到重庆,装运木船,溯嘉陵江而上,藏诸缙云山绍隆寺。由于绍隆寺附属温泉寺,温泉寺又已辟为公园,人多眼杂。搬运党史入山时,请当地工人扛负,柳条箱子大而且多,十分惹眼。

  久而久之,北碚当地就讹传绍隆寺是国民政府财政部藏纸币之所。寺庙中虽有北碚区警署派员警卫,但在邻近的山中,依然有小偷、强盗出没窥探,对绍隆寺虎视眈眈。无奈之下,史料被移藏盘溪观音庵,以石家花园为会所。

  盘溪与沙坪坝隔江相望,重庆成陪都后,学校、工厂等积聚沙坪坝,建筑逐渐增多,成为日机轰炸重点。一次,日机的炸弹落在盘溪江边,国民党史料无奈再次迁藏,至老鹰岩附近含谷乡吴家湾之吴家大洞,以亚光寺为会所。

  邵铭煌介绍,国民党党史馆西迁,共计111箱史料相继运到重庆,均藏于吴家大洞。虽然现在吴家大洞看上去地势偏僻隐秘,当时却是位置绝佳:首先是交通很方便,大洞距山洞到白市驿的成渝公路,不到1公里;其次是距当时达官显贵歌乐山居所和国民党中央机构林立的山洞和蒋介石林园官邸,也很近。

  洞中曾建砖瓦房

  重庆气候潮湿,处于山底的大溶洞,又怎么保存以纸质为主的史料?

  66岁的崇兴村老村主任吴家桥回忆,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跑进吴家大洞藏猫猫玩,记得当时顺着洞口两条又陡又窄的小路,下到洞底平坦处,竟发现有一间砖瓦房。房子四周修有排水沟,每到夏天,就听到洞顶的水珠打在瓦面上的滴滴答答声。后来长大了,才晓得洞底的房子是用来遮挡浸水和掉落的小石头的。

  萍生所撰《党史史料西迁略记》,证实了吴家桥所述当时情形:洞中可容千人,入口甚敞,上置木龛,祀观音,拾级下,得平地,四壁略见石乳,殆水层岩也,洞中甚阴湿,乃搘柱其间,覆以瓦,防石之浸水,自上滴下;地上列架承箱,高近三尺,别凿一道,为洞出口,交流空气。

  记者发现当时所凿通气孔,至今保存完好。有趣的是,因为开掘通气孔,1947年出版的某期《地质论评》竟刊文称:“民国三十二年,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在四川巴县函(应为含,记者注)谷乡吴家大洞开掘防空洞,发现骨化石及相似石器之石片。事闻于考古家卫聚贤氏,因卫氏曾有中国人种发源重庆之说,颇感兴趣,乃转函中央地质调查所,因以促起本所来歌乐山发掘。”

  《党史史料西迁略记》介绍,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员工当时略有百余人,其中警卫的宪兵一个排,在洞口几十米外树林中,建有库房和晒台。每当警报响起,当地所聘的数十工人就负箱入洞。警报解除后,箱子又搬出放进库房。萍生介绍,员工从不懈怠,每天搬来搬去无论多少次都没人抱怨叫苦,而且每次搬运工作人员都做了详细记录。

  当地老人介绍,在吴家大洞口子百余米内,还建有工作人员住房、食堂等。崇兴村大小溶洞较多,这些房子大多依洞而建,以便于躲避日机空袭。

  瑰宝今藏于台湾

  当年吴家大洞所藏宝贝今天又在何方?史料具体记载些什么?

  位于台北市中心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第七层,就是“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所在地,人称“中国现代史史料典藏和研究的重镇”。邵铭煌说:“这里收藏的档案总数在三百万件以上,一纸一片,皆来之不易。”

  国民党党史馆于1930年5月1日在南京成立。其目的有二:汇集史迹文物;为该党历史保存纪录。移藏吴家大洞时期,国民党党史馆除一张搬迁时遗留在南京的孙中山演讲留声片外,无一缺失。1938年至1944年重庆期间,又陆续征集到12.1万多件史料,其中抗战史料达26479件。

  抗战胜利后,党史馆的全部史料从吴家大洞起运,经长江船运至南京入库。一九四八年底,按蒋介石指令,全部史料又被运至台湾存放。1998年,国民党党史馆迁入了中央党部大楼。

  这批史料堪称民族瑰宝。如1913年至1924年孙中山与党员、同志间往来的函电,其中还有毛泽东先生的亲笔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的手迹,该馆也有;张勋复辟仅七天,国民党党史馆收藏有他悬挂过的一面龙旗,也是世上仅存;秘鲁一位老华侨捐出的孙中山先生出殡纪录影片五大卷,更是前所未见。如今,那些报刊纸质早已脆弱,台湾方面现已制成胶片供参阅。

  崇兴村老人介绍,国民党党史资料搬离吴家大洞后,该洞无人管护,日趋萧条。解放后,吴家大洞被用来开社员大会、放电影、避暑纳凉等,曾是当地人民群众集会和休闲场所。文革中破四旧,观音像被毁,吴家大洞几乎完全沉寂。 2003年大洞开成农家乐,短暂喧闹之后,闲置至今,草木越长越深。

  据悉,正进行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已登记吴家大洞,该洞有望被列为文物点进行保护。

  记者 丁香乐 张质 摄影报道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