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将复原马门溪龙骨架“拗造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自然博物馆将复原马门溪龙骨架“拗造型”
2009年11月23日 10:01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抬抬腿、扭扭脖、甩甩尾,上海自然博物馆里那具22米高的马门溪龙骨架,将在三年后开张的新馆中重新“拗造型”。昨天,上海科技馆特邀来自全球15个国家40家自然博物馆的近60位馆长来沪畅谈自然博物馆的挑战、使命和未来,听取“大腕”们对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展示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6月开工新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选址于山海关路-南北高架-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围合的静安雕塑公园内,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其中展示面积约2万平方米,36米高的中庭为恐龙、大象等庞然大物预留好了“走秀台”。

  新馆中,被誉为老馆“镇馆之宝”的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将不再是“模子”最大的展品。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院长忻歌透露,目前上海科技馆正面向全球征集展品,新馆中的“重量级人物”很可能由个头更大的恐龙或是海洋生物代替。尽管如此,身为“元老”的马门溪龙将被整修一新——用轻质玻璃钢取代石膏重新制作骨骼,并用钢架定型,站立姿态也将更自然。

  同样是“拗造型”,德国一自然博物馆里的恐龙头就伸出了墙外。这不仅是展示手段上的标新立异,更是真实原则的生动体现——馆内的躯干部分是源于历史的真实再现,其可信度无异于教科书;而头部则包含许多现代人的想象,观众不可全信。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弗罗斯特认为,自然博物馆应握有“对自然的权威解释权”,为观众“保留”世界本初的模样。

  上海自然博物馆拥有几十万件藏品,因展示场地有限,它们中的大多数一直“躲在深闺”,无缘与观众见面。预计新馆建成后,馆内所能容纳的展品也只有1万件左右,更多不为人知的藏品将以临展或向会员开放的形式与外界“沟通”。

  如何避免“宝贝”无处安放的尴尬?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盖雷强烈推荐电子博物馆的无限容量。眼下,他所在的博物馆正在开展包括“网上矿藏”、“虚拟花园”等项目在内的藏品数字化工程,以便让全球观众共享展品。而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新建的达尔文中心,每位参观者可免费申领一张名为“nature plus”的会员卡。观众在馆内参与的互动活动由它全程记录,回到家中,如若意犹未尽,可以继续上网答题,参与更多拓展项目。短短2个月,已有6000名观众使用了这一功能。

  针对世界各大博物馆所倡导的“公民科研”理念,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将设立多个开放实验室,让观众亲眼一见标本复原的全过程,与科学家展开面对面交流互动。(记者 任荃)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