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话里的关中味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孔子话里的关中味
2009年11月23日 14:48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孔子是鲁国人,但他在庄重场合,不讲山东话,讲的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是说他读《诗经》、念《尚书》和执行礼仪的时候全用的是标准话。清代刘台拱在他的《论语骈枝·释雅言》里说:“夫子生长于鲁,不能不鲁语。惟诵《诗》,读《书》,执礼必正言其音。”孔子所说是什么“言”,正的是什么“音”?“雅言”指的是哪里的话?孔子在《中庸》里写道:“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老夫子不从夏,不从商,而从周。说明他对周帝国所在都邑的丰镐文化兴趣浓厚。“雅言”,是指当时政府推行的标准话,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关于古代标准语的定义,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写得很清楚:古代时,各朝音韵的论著层出不穷,但都有严重的方言成分,以致相互讥讽取笑,“未知孰是”。只能“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就是用帝王所在都城的语言为标准,参照各地语言进行比照,考证古今音义,找出折衷方案。有一千多年帝都史的长安,其语言理所当然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准语言。此习惯一直延续到唐代。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说:“长安地区(今陕西西安府)的方言就是隋唐大一统帝国京城所在地区的宫廷和官府所说的方言。”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的行为是国人理念和操守的楷模,他的著作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典范。他论著的字里行间遗留着很多在普通话和全国其他方言里几乎绝迹的字词,而周代京畿之地的西安人今天还在用。不妨举几个例子:

  孔子把说话叫“谝”。他在《论语·乡党》里说:“其于宗庙朝廷,便便言者,唯谨耳。”说自己在宗庙和朝廷说话时都很谨慎。《史记·孔子世家》同一语录用的是“辩辩”;早在周代,官话就把说话叫“谝”。《周书·秦誓》:“惟截截善谝言。” 孔颖达疏:“截截,犹察察,明辩便巧之意。”上述文献用了三个不同字——辩、便、谝,但三者音义相同。尤以最早的《周书》所用的“谝”最为形似,而且关中人至今还口不离谝,如“咱俩能谝到一块儿”,就是指能说到一起。“谝闲传”就是聊天。闲传读“含传”,即空闲时说的无关紧要的话,《礼记》有《闲传篇》。

  孔子把坏了事叫“偾事”。孔子《大学》有:“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是说作为君主家族,他们仁义,国家就大兴仁爱之风;他们谦让,国家就会大兴礼让之风;他们腐败,国家就动乱……关中人常在“偾事”后面加个“鬼”,责备那些给自己带来失败或厄运的人是个“偾事鬼”,“事”读“死”音。《礼记·射义》:“贲军之将。”郑玄注:“贲,读为偾,犹覆败也。”由于失败引申的沮丧、丢人、抬不起头和被人瞧不起所引发的自卑感,关中话里都称作“偾”。如事情办糟了说“办了个偾事”;丢人现眼叫“偾人”;不嫌羞叫“不嫌偾”;羞不羞说成“偾不偾”。

  孔子把乡亲叫“乡党”。《论语·乡党第十》中说:“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是讲他在乡亲面前很恭顺,好像不会说话了。“乡党”本指周代乡村的编制,五百家为一党,一万二千户为一乡。泛指居住距离相对较近的人,如:世界上中国人是乡党;全中国陕西人是乡党;在陕西西安人是乡党。由于陕西人常用乡党这个词,现在往往把陕西人称“陕西乡党”。

  孔子把完全心悦诚服的样子叫“肫肫”。《中庸》:“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真诚的人依靠的是全部的仁爱之心。肫音“准”。“肫肫”用几句话似乎很难说清楚。不妨举个例子:一位老人摔倒了,很多不相识的路人跑来搀扶他,帮助联系家人,老人激动地说:“他们肫肫儿都是好人。”有全都、恳切、诚挚、乐意等含义。关中话常用单字“肫”,如:“都说肉太贵,你不买肫人买。”是说甘愿买的人多的是。再如“娃娃乖了肫人爱”,是说好孩子大家都喜欢。

  孔子把骂人叫“讦人”。讦音jié,方言音jué。《论语·阳货》里,孔子问子贡有讨厌的人吗,子贡说:“恶徼以为知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以讦为直者。”是说,最讨厌剽窃他人知识用来装扮自己有学问,也讨厌把盛气凌人当作勇敢无畏,还讨厌把当面骂人当作直言不讳。《汉书·赵广汉传》:“吏民相告讦。”颜师古注:“面相斥曰讦。音居乂反,又音居谒反。”关中人说“陕西地方邪,只说不准讦”、“要讲道理,嫑讦人。”“回去晚了怕我妈讦我。”古时“干”就是“犯”,以语(言)犯(干)人为讦。而有的字典里把同样的意思写作“撅人”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孔子把说错了叫“胡然”。《孔子家语》:“哀公问曰:‘绅委(衣)、章甫(帽)有益于仁者乎?’孔子作色而对曰:‘君胡然焉!’”意思是你说错了。《诗·小雅·正月》:“今兹之政,胡然厉也。”指责当时的政局胡整的厉害。关中人常说“嫑胡然”,或“胡然啥呢”,都指不要胡说,在适当场合也是提醒对方别胡来。

  孔子把巴结叫“狎”,《说文》:“狎,胡甲切。”即读哈。《孔子家语·三恕》:“曾子曰:‘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过分的亲近反倒失敬,过分的庄重则感不亲。关中人把过分的亲近叫“狎巴”,即巴结。《战国策·赵策四》:“公之客独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谈语而不称师,是背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今人写作“哈巴”,辞不达意。远古无“哈”字,《康熙字典》有字,读音为呵、歃、合等,读hā 是近代的事。今天所说的“哈日”、“哈韩”中的“哈”本应是“狎”,有崇拜、模仿之义。其实,“狎”在古代是指狗的习性,《说文》:“犬可习也。”狗用摇尾巴和舌头舔来讨好主人,称之为“狎(哈)巴狗儿”。这是狗的第一个习性,讨好。狗的第二个习性是“骚”,下流。交配不避人,说它“不知羞”,用此比喻品行不正的人。古代把嫖客叫狎客。《尚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不狎鄙。”孔子《论语·季氏十六》:“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胡铨《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烈女传》里说的“狎徒”,和陕西人骂轻慢不正派的人是狎人、狎倯、狎货、狎东西、狎胚子是一样的,引申为做坏事的人。说谁“狎的很”,就是捣蛋、下流、放荡不羁。

  孔子在《系辞》里写了许多有关“象”和“况”的文字,而关中人把两个字一起用,为“象况”,表示状况。如“看象况”、“没象况”等。“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凶吉。”“观象”就是关中人说的“看象”,就是看情况。关中人说“看象着办”,就是根据情况而定。象的改变叫“变象”。《系辞》:“八卦以象告。”所以“变象”亦作“变卦”。如“你同意的事咋又变卦了”。“观象”后识别分析情况的过程叫“识象”。陕西人说“看你识象不识象”,就是能否看准情况,引申为自知之明。“识象”以后,又有两种请况,一种是有希望,即“有象”。如“我看这门亲事还有象”。一种是没有希望,即“没象”,就是《系辞》说的:“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象”的象征(象的征兆)意义博大精深,变化莫测。“没象”也指无法估量,引申为无法形容,就是关中人所说“好的没象”、“坏的没象”。

  孔子把嫁人叫“适人”,《孔子家语·本命》:“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指女大当嫁是必然的。嫁给人叫“适人”,过去人们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鸡则是“适鸡”,嫁狗亦是“适狗”,陕西人多用倒装句,变成“狗适”,引申为“狗适的”即嫁于狗的。嫁给驴就说“驴适的”。陕西人说“给人适瞎事”,就是把坏事转嫁给他人,即“嫁祸于人”。“祸”本为“瞎事”,瞎读哈,即坏事。“适”在广义上还预示着婚姻和爱情。《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首诗大意是讲一个男子,在有露水的绿草原野里,偶尔遇到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女,正合他的心意,一起藏到隐蔽的地方……《诗·唐风·有杕之杜》:“彼君子兮,噬肯适我?”讲一女子在盼望着情人的到来。“日”在关中方言里读“儿”,但“狗日的”说成“狗儿的”就不对。“日头”是人们最崇拜的太阳,关中人称“日”为神,叫“日”为爷,“日头爷”就是“太阳神”,太阳出来说“爷出来了”,挡住阳光叫“把爷挡住了”。用“日”作脏字说粗话,不是关中人的习惯。事实上,很多被认为是脏话的文字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低级,如关中话里动不动就说“贼”,“贼”其实本是残害、伤害的意思。《国语·晋语五》:“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是说晋灵公派鉏麑去追杀赵宣子。《周礼·夏官·大司马》:“贼贤害民则伐之。”《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墨子·非儒》:“是贼天下之人也。”这说明,有很多的字句,我们的祖先并非是用其去骂人的。

  综上所述,孔子所说的雅言,与今天关中话仍然很相似,由此证明了它们共同而深厚的历史渊源。

  -伍永尚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