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形象正面化 美国仍主导拯救世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012》:中国形象正面化 美国仍主导拯救世界
2009年11月24日 08:53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中国文化的正面解读

  近期,一部来自美国的影片《2012》正在中国上映。中国观众争论的一个话题是,这部美国电影是否真正扭转了“中国”形象的叙事模式。

  当然,首先要说明的是,在《2012》中,“美国”形象无疑还是主角,不仅这场虚拟的“人类末世劫难”的整个拯救过程是“美国”在主导,而且“美国总统”自己拒绝登上各国权贵逃生的现代“方舟”,选择与他的美国人民同赴死难。但是,笔者以为,在《2012》中,中国形象是正面化了。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杰克逊等美俄两个家庭在喜马拉雅山被中国藏民冒险救助;第二,中国成为这次“拯救人类”的基地,而中国的大集体精神被宣传为唯一能完成现代“方舟”建造工程的现代精神。

  笔者以为,这种转换有个直接原因,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在21世纪的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这可以在这次抗击国际金融海啸中得到证明。中国作用的提升,会渗透到国际活动的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文化领域,它会导致国际社会重新认识和肯定中国文化。具体到《2012》这部电影,它将“中国”形象正面化,与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再认识有关。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发展,应当特别重视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重要作用。

  灾难片特别是《2012》这部影片,表现了高度现代化的西方社会的深刻危机,尽管这种危机感只是通过电影的虚拟和娱乐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扩张和环境危机,是当今西方社会深重的生存矛盾。他们已经不再信任自己的生存环境了,中国所代表的“东方”也许对于他们还是一块净土。中国精神的传统元素是社会和谐和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等。这些元素是真正的社会凝聚力的要素,而西方现代个人主义精神却缺少这些元素。应当说,未来世界的福祉是以这种凝聚力在国际社会中的形成为根基的。这是中国的现代集体主义精神对西方社会的有益提示。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20世纪主要是西方文化影响东方文化,欧美文化影响中国文化。然而,事实上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主流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比如中国古典哲学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就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对现代西方文学和艺术,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多年来,我们一直片面强调学习西方,而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可以说《2012》这部电影,是把当代西方社会中的东方情结和中国文化的深层影响集中地以电影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肖鹰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