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方城是“长城之父”吗?难道误读了历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楚方城是“长城之父”吗?难道误读了历史?
2009年12月02日 13:1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客观来说,方城夏路很像绵延不绝的历史长线,循着它你能找出历史的诸多轨迹,也能触摸到方城的诸多文化特质。所以,开始方城选题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采访的方式,那便是长线串珠式或是画圆定点式,也就是说,从方城之外的古道开始,进入方城,每走一步,便仔细踏勘,寻找这一步所能感受到的方城文化特色。这样,我要循着夏路前行,首先面对的是楚长城或说楚方城,因为它们就横亘在你进入方城的夏路上,不越过它们,你就无法开始下一步的行程。

  翻开史书,人们很容易会发现,当提及楚长城时,一般文字总也难免要提到方城,但在最近有关楚长城的调查或是考察文章中,提及方城的却很少,这让人很是费思量。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有关楚长城的调查,包括一些权威机构对楚长城的调查,都绕过了方城段,这让方城人很是委屈,为啥?说到楚长城,哪能不说方城?哪能绕得过方城?何况楚长城最初就是以楚方城而称的。更有意味的是,曾几何时,在权威的长城博物馆里,方城大关口长城遗址是以“长城之父”著称的,但现在这一切,也都变成了过去式,据说方城大关口“长城之父”的位置已被置换,到底是历史的误读还是真实的谎言?

  “方城”原本就指楚长城

  关于方城,史籍多有记载。《水经注·卷三十一》郭仲产曰:苦莱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莱,即黄城山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世谓之方城山。

  《春秋经传集解·杜注》云: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

  《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叶县》:有长山,曰方城。

  《水经注·卷二十一》:醴水又东与叶西陂水会,县(叶县)南有方城山,屈完所谓越以方城以为城者也。

  “方城”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四年》所记载“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但是,“方城”究竟是城邑、长城名,还是山峰、关塞名?

  按南阳文史专家贺金峰先生的归纳,有关方城,目前有三种说法:

  其一,认为方城的命名依据是,方城老城是一座方形城池。老城四周全长共九里十三步,城墙根基全是用石磙砌成的,有古时流传的谚语“九里十三步,一步三条磙”以及以前残留下来的石磙河堤为证。

  第二种说法,方城是因山而名,由于方城县境内东北部有一座山叫黄石山,现在也叫小顶山,古代叫方城山、长城山,是方城境内远近闻名的山峰,古人依据山水为县城命名,所以就叫方城县。这种说法在现存的许多历史文献资料中可以查到明文记载,但仍有说不通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方城作为县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最早出现在北魏,依据是《魏书·地形志》所载:“襄城郡,领县九:方城(有赭阳城、七石山)……”这里说的“七石山”,就是现在的七峰山,这也是历史文献对七峰山的最早记载。“赭阳城”,汉代、三国、晋因堵水名堵阳,南齐时改为赭阳,堵水即现在的城西三里河,依此可以判断,“赭阳城”就是现在的方城,这说明北魏时期的“方城”县级治所就设在现在的老城区。“方城”之名正是根据方城境内的“方城山”(当时包括七石山)来命名的,依据是,《明嘉靖南阳府志·裕州·形胜》就这样描绘方城的形胜(风水术语):“二水绕于前,方城镇其后,大乘峙其左,罗汉拱其右,唐邓宛叶之通途,汴洛襄荆之门户。”

  贺先生根据以上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方城最早既是城邑,又是长城,更是关塞,但作为山名则出现较晚。“方城”最初是城邑名称,然后才逐渐成为长城名、山名,最后才成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

  “这是由方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而决定的。”他说。

  贺先生认为,早在7000年前,方城就已经有先民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生息,这从县内独树镇张庄、古庄店金汤寨、赵河镇平高台、杨楼乡邵岗等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文物可以得到证明。由于方城地处“五界一口”,在夏朝时,夏禹就已经修通了中原通往西南的最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夏路,而夏路正是从东北向西南贯穿方城全境,方城成为催生华夏文明健康成长的摇篮;夏朝中期,少康分封自己的次子曲列于此,这里便成为缯侯国的封地,曲列的后裔便在这里发明创造了丝织技术,并在东北边境处依山就势设置关塞“缯关”。关塞以国号来命名,只能说明此关塞为缯始修。

  据郦道元《水经注·贘水》,楚“方城”是中国楚长城中申、缯古国封地北部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楚长城申、缯古国北部、东部、西部长城的通称。

  据贺金峰先生介绍,春秋时期,楚文王在自己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688年)冬天,率军“过邓”、“伐申”,将西周时期诸侯申、缯古国封地据为己有之后,为实现“我有蔽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政治意愿,便沿申、缯古国封地北部、东北部,凭借伏牛山和桐柏山自然形成的天然隘口,依势构险,置关建塞,修筑长城、城邑,以阻塞“夏路”,与中原诸侯抗衡,达到“控霸南土,争强中国”之目的。

  因楚国在夏路经过隘口的最险要的地带筑有方形小城用以屯兵戍守,故天下多以“方城”代称长城和关塞,因此,历史上“方城”在《左传》、《国语》、《战国策》、《汉书》等史籍中多载,楚文王应该是在缯国“缯关”基础上修筑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所以,“方形小城”最初可能由缯国修建,最晚也在楚文王修筑楚长城时期。其作用最初只能是“方城”关塞屯军戍守。由是可知,“方城”是缯国或楚国修建,因形方而名“方城”的。

  由于楚文王构筑“缯关”关塞时,不可能只修一处,而是沿缯国北部、东部山水统筹设置,所以,“方城”城邑最晚应与南召北部境内、今方城县境内的独树大关口、杨武岗、楚城邓长城,贘水以东今方城县与叶县交界处的杨楼关山、舞钢境内和泌阳境内的楚长城一同修筑。

  只是由于“方城”城邑位处楚国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咽喉,各国交往使节均需自此经过,所以,“方城”城邑之名自然会早于其他地方的长城或城邑闻名天下,于是,《左传·僖公四年》所载齐桓公所称“方城”时,人们便已经普遍将“方城”作为楚长城的代称了。

  后来用做山名和县邑名

  依据《汉书·地理志》,“方城”为长城之号,《后汉书·郡国志》也没有“方城”是山名的记载,只是有“长山,号为方城”;到了晋代,依据《晋书·地理志》,“有长城山,号曰方城”。由此可知,晋代已出现了“方城山”。晋代杜预为《左传·僖公四年》作注时,也把“方城”作为山名,因此,才有了后世认为“方城”只是山脉而非长城的观点。

  到了南北朝时,郦道元又在《水经注·贘水》中说“贘水之左,即黄城山也。水出黄城山东北,经方城……苦莱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世谓之方城山”。此时,“方城”作为山名,其含义范围已经扩大到贘水以东的诸山了。到了明代以后,“方城”作为山名,依据《明史·地理志》“东北有方城山,渚水出焉,下流如?水(今泌水)”等记载,可知,此时“方城山”所指还包括七峰山。这充分说明“方城”作为山名,随着时代延续,其所指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而方城作为县名,则始于南朝齐萧道成,北魏所设“北方城”,位在独树镇境内杨武岗村一带。依据《魏书·地形志》载:“襄城郡,领县九:方城(有赭阳城、七石山),郏城(有崩石山),伏城(有广阳山),舞阴(有唐山),清水,翼阳(有招泉),郑,北平,赭城(有陵中山)。”从襄城郡所辖9县范围看,郏城在今小史店镇寺门一带,伏城在今广阳镇一带,舞阴在今杨楼乡梁城一带,翼阳在今独树镇搬到井一带,北平在今二郎庙乡李岗一带,足见,南朝齐萧道成(479~482年)在此置北襄城郡时,因当时方城地处齐秦交界处,范围较小,一县所辖范围仅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故“方城”所辖地界仅为南至堵阳城南不远,北至七峰山一带,但包括堵阳城。而根据“建城郡(公元492年)置,景明末(公元503年)罢。郡置戍,永熙二年复。领县二(赭阳北方城)”,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八年曾在此地设置县级区划行政单位,说明北魏所置北方城与萧道成所置方城不在一地,北方城治所当在今方城东北,即今独树镇杨武岗一带。

  由是可知,“方城”作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萧道成时期,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了;而在北魏太和十八年,魏孝文帝曾在杨武岗村的方城故址设置北方城县,也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这充分说明了“方城”作为县级区划单位名称是由“方城”城邑名称逐渐演化而形成的。后人便将“方城”这个早已闻名天下的响当当的名字作为自己县的品牌。

  地方志中有关楚方城的记载

  乾隆《裕州志·山川》载:“州治东北四十五里有方城山。”

  民国《方城县志·山川》载:“方城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又载:明嘉靖十二年《裕州均田碑记》称:“裕州于春秋隶楚,盖楚屈完对齐桓公之言曰:‘方城以为城,今方城山在裕州境,山旁有楚壁垒斥堠’。”同书古迹条载:“仙翁关,即大、小关口,在黄石山西,当南阳、叶县之要冲,明初立关,南阳卫拨军防守,置百户,兼保卫银铜。”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叶县条载:“叶,有长城,号曰方城。”

  《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载:“叶有长山曰方城。”

  《通典》及《太平寰宇记》均载:“方城山亦名黄城山。”

  《元和志》载:“方城山在方城县东北五十里。”此位置正在今方城、叶县间之黄石山。验之以大关口古塞遗迹,今黄石山当是古代方城山或黄城山。

  《方城县志》所载之“仙翁关,即大、小关口”和明碑称“山旁有楚壁垒斥堠”。所谓“关”,乃是关津要隘,“以山筑城,断塞关隘”;高注《秦策》张仪语谓:“关,楚北方城之塞也。”所谓壁垒亦防御建筑物,斥堠,是一种用来守望的建筑。此处当是楚国所筑长城的险塞之地,以监视与防御其他诸国之入侵和作为战争之需的设防。

  《方城县志》载:“明初立关,南阳卫拨军防守,置百户。”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160多年来在中原地区没有发生过严重军事对立,故没有建立大规模关塞以防北方之必要。《明史》同期所载的十五处有关修筑长城地望的史料,均在我国北方。试以大关口今存建筑遗迹的防护措施观之,皆为防御北方之敌。此处当是明代在古代关塞之上设关置守,而非新建关塞。至于农民起义,多是仓促而至,即便设防,亦应为多面防守之城防,不可能在腹心地带建筑专对一面之关隘。同时,明代军制,百户率兵120人,即便满员,军力亦很有限。现存要塞遗迹,规模庞大,远非百户力量所逮。且防卫亦非百人部伍所适应。如为府、州兴建,明碑不可能只记楚塞,而不提本朝事迹。故明朝设关,是利用了古代要塞,一度置军防守,保护银矿。

  方城山,也叫黄石山。(记者 李红军)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