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十位大师远去:耀眼星辰陨落唯精神长存(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009,十位大师远去:耀眼星辰陨落唯精神长存(2)
2009年12月18日 15: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保罗·萨缪尔森:科学分析 惠及众生

  生平:保罗·萨缪尔森(1915~2009),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世界罕见的多能学者。萨缪尔森的巨著《经济学》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销售量达1000多万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他于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文化贡献: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他根据所考察的各种问题,采用了多种数学工具,使用了既包括静态均衡分析,也包括动态过程分析的方法,这对当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许多理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萨缪尔森补充了比较成本学说的“赫克谢尔·俄林定理”,对贸易国之间的生产要素价格趋向均等的条件作了严密论证,被西方公认为“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

  评价:在提升经济理论的科学分析水平方面,萨缪尔森比任何当代经济学家的贡献都大。——诺贝尔奖委员会

  林斤澜:文尽奇诡 人淡如菊

  生平:林斤澜(1923~2009),原名林庆澜,浙江温州人。其第一部小说集《春雷》于1958年出版,因在题材和写法上新颖独到而在文坛崭露头角。他还出版有《飞筐》(特写集)、《山里红》(小说集)等。1981年发表的《头像》获当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井亭》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短篇小说佳作奖,《去不回门》获首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出版的小说集有《满城飞花》、《林斤澜小说选》、《矮凳桥风情》,文论集《小说说小》,散文集《舞伎》等。其小说多取材于北京郊区农村生活和知识分子的遭际,以散文的笔法着力表现一种特殊的氛围,结构精巧多变。晚年的作品冷峻、深沉、尖刻,被称为“怪味小说”。曾任《北京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等。

  文化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林斤澜的创作别具一格。 他的作品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小说的影响,也吸取了19世纪末期以来的现代小说技法。他后期的小说,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以冷隽与奇诡的风格著称。因此,他又被称为当代“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一。

  评价:是一个匠心独运的作家,并具有智慧之心。他有独立的人格、不屈的精神、高贵的灵魂。他认为作家应该坚持独立思考的底线。

  ——小说家刘庆邦

  任继愈:沉潜笃实 勇于创新

  生平:任继愈(1916~2009),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1942年~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佛教著作选读、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1964年,他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为国家培养大批宗教学研究人才。

  文化贡献:任继愈先生始终坚持以科学无神论为思想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我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学术研究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哲学、中国宗教学领域中高瞻远瞩的学术研究领导者和优秀的学术活动组织者。

  他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提出的“儒教是宗教”的论断在学术界引起巨大震动,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他以整理传统文化资料为自己重要的历史使命,先后组织、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新修《二十四史》、《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等多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

  评价:诚信不欺,有古人风。——哲学家熊十力

  唐德刚:十思后言 语轻意重

  评价:唐德刚是现代中国最活泼、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作家李敖

  生平: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 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学系,194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4年在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7年。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东亚研究系主任12年。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

  文化贡献:唐德刚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大家,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者,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口述历史》等。除此之外,唐德刚的散文可读性颇高,被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誉为“唐派散文”。在学术态度上,他受柳诒征及其他学界前辈影响极深,肯定中国文化。

  王世襄:昂首犹作花 誓结丰硕子

  生平:王世襄(1914~2009),号畅安,祖籍福建,1914年生于北京。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文化贡献:王世襄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造诣。王世襄研究的范围很广,涉及书画、雕塑、烹饪、建筑等方面。他对工艺美术史及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他注重实践考证,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迄今已写出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其中,在家具方面的专著《髹饰录解说》和《明式家具珍赏》等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文等数种版本。

  评价:当一种文化不断被破坏、不少传统工艺面临消亡危险的时候,人们欣喜地发现,还有一个王世襄在。

  ——作家李辉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