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永和堰”纪实之一:古堰的前世今生(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四川“永和堰”纪实之一:古堰的前世今生(图)
2009年12月22日 1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永和堰的主体工程之一高家桥。摄影:蓝婧
永和堰最艰巨的工程段之一劈岩渠。摄影:蓝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编者按:四川三台县永和堰,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期间时废时修,时修时停,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时任三台县县长的郑献徵率众全面整修,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灌溉着三台大地,被称为“流动的古迹”。如今,在经历“九八”洪水和“五·一二”大地震后,永和堰受损严重,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历经七十余年后,中国官方将再次整修古堰。本网记者日前深入永和堰实地调查采访,推出一组“流动的古迹永和堰”纪实报道,以期更多人关注永和堰,让古堰再放异彩。)

  中新网三台12月21日电 (蓝婧)在四川北部有一座古老的县城,她在唐时为蜀地第二大城市,与成都同为天府怀中的两颗光彩熠熠的明珠。她,就是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的古城——三台。

  得天独厚的富庶是因三台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滋润着这片沃土的是流淌过城中的涪江,然而造就这片宝地今天的富饶,却是一条穿越了两个半世纪的人工渠堰——永和堰。

  永和堰源于永成堰,距今已有近二百五十年历史。三台虽土地肥沃有河流,但多为旱地,引水灌溉困难,一遇旱灾粮食甚至绝产。清乾隆二十六年建成永成堰后数年,因山泉穿渠,堰渠便废弃闲置。嘉庆十五年复修,因涪江西徙又再次废置。连慈禧取下手上金镯捐助再修的“圣镯堰”,最后也成了废堰。之后历近百年,时修时停,都因山嘴阻隔、工程之难而作罢。

  怀着对这古堰的好奇,记者日前来到了永和堰的标志性的工程之一高家桥段。这是地处争胜乡坝南通向新德的一个石拱渡桥。桥体用花岗岩条石砌筑,高50多米,长约150米,宽4米余。由于两岸是滑坡台地,据说施工时用了三万多根青杠树棒(一种很坚实的树木,在水中永不腐烂,常作建材),逐台梯次打桩,编栏护坡。桥中间是渡槽,只两边不足一米宽处可通行人。远远看去,就像两条白色的缎带,搭连在青山绿树之间。走在桥上瞥见石拱下深深的水道,又不免让人心有余悸,只感叹这座出自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之手的杰作,感叹当年工程之精妙雄伟、设计者之独具匠心。

  黄万里先生是黄炎培之子,在美国主攻水利工程学,1937年回国后受三台县长郑献徵邀请设计这座难度极大的渡槽,修成后取名“万里桥”。黄炎培先生认为不妥,改以地名“高家桥”,但当地老人仍称它为“万里桥”。为此黄万里曾赋诗一首以纪念:“我偿治水涪关道,三载移家到梓州。凿石开河资灌溉,一桥飞若彩虹浮。”

  董孝恩老人曾是1950年解放三台的干部,当时任三台的民政科长,他对三台几十年的变迁了如指掌,曾参与永成堰、郑泽堰合并为“永和堰”的工作,他对永和堰另有一份深情。他与霍新吾相识之时年仅19岁。事隔六十载,当他看到当年修永和堰的郑县长之女郑碧贤出现在自己面前,竟一时没有说出话来。过了许久,老人才默默的念了一句:“我又去了永和堰,又去了一趟。”老人告诉我们,当年中日战争时局严峻,然而作为大后方的三台粮食根本连自己县都不够吃。当地测绘专家霍新吾多次去往都江堰,想为百姓考察水利,解决粮食问题,然而当时的县政府不予理睬。曾有一个人称王白胡子的富有士绅,倾尽家财想修复永成堰,却也因为技术和资金等问题没有成功。人民吃不饱,社会不安定,抗战不得力!直至1937年,时任建设厅主任秘书长的郑献徵被委任为三台县长。

  看到农民为了争夺水源发生屡屡血案,县衙累累状纸总有三个字就是“修水利”,郑献徵重修水利之心与霍新吾不谋而合,精神为之一振。于是,他一方面找到工程队专家勘察三台的复杂地形,实施可行性方案,同时向省建设厅申请资金。一方面与上游的永成堰就用水的问题誓约,喝血酒,立字据。在恢复的基础上加修下游堰渠;郑献徵更动员家人卖掉家产地产,捐资大洋近四万元补足修建水利的费用。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