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改“摘菜”,是换汤不换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偷菜”改“摘菜”,是换汤不换药
2009年12月22日 13:3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周四起,应文化部的要求,以前网上偷菜的战场,都将“偷菜”改名为“收获”和“采摘”,但目前游戏本身并未进行任何改动,玩家依旧可以像以前一样半夜起床“采摘”,所以这一次的“改革”在网友看来,是换汤不换药。

  “偷菜”跻身年度关键词

  “今天你偷菜了吗?”“偷菜”成为谈资,庞大的用户使“偷菜”在《新周刊》的2009年十大关键词中,与“气候”、“打黑”、“甲流”等一起,榜上有名。理由是,“‘偷菜’流行,缘于与网络‘寂寞’文化共生的空虚感,代表了一种精神空虚的无聊文化”。除此之外,还因其产生了无数的负面新闻,如“医生上网偷菜致婴儿死亡”、“没帮老伴上网偷菜六旬夫妇闹离婚”等。

  网友戏说“摘菜”时代

  根据文化部要求,“收获”和“采摘”终结了“偷菜”时代,开启了“摘菜”时代。虽然游戏本身并未进行任何改动,但在网民看来,这字眼上的细微差异,“扼杀了我内心激动又有点忐忑的感觉”。

  有网友开玩笑:按这么改的话,以后“小偷”一词是否需要更改为“小摘”?随后,“摘”这个字被使劲“开涮”。“偷菜改为采摘,那以后小偷就得叫小摘了,偷税漏税叫摘税漏税……”“以后谈恋爱,不准说你‘偷’了我的心,要说你‘摘’了俺的心。”“做凡人好,像贫嘴张大民‘没事摘着乐’,大家吃饱饭唱卡拉OK,唱刘德华的‘独自去摘欢’,唱张学友的‘是谁摘摘摘走我的心’。”

  网友“zhuoqun”翻出读书人孔乙己。“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网上的菜,你是熬夜了吧!’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偷菜不能算偷……偷菜!……文化人的事,能算偷吗?” 天旺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