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颠覆你的视听感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阿凡达》:颠覆你的视听感受
2009年12月31日 14:22 来源:新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4年后,《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回来了!

  14年的酝酿,耗资3亿美元、历时4年拍制的科幻巨献《阿凡达》将于明年1月4日在内地上映。该片上映10天,全球总票房已突破6亿美元大关。全程佩戴3D眼镜的观影方式,天衣无缝的特效制作,还原出詹姆斯·卡梅隆脑海中天马行空的世界。

  当你担心提前知道剧情会影响看片的惊喜时,《阿凡达》会告诉你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当你以为3D特效是《阿凡达》的最大卖点时,你会发现这不过是卡梅隆建立一个虚拟星球的工具。当你以为你看过电影时,《阿凡达》会颠覆你所有的观影概念。

  《阿凡达》和最近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第九区》,聚焦的都是人类生存、环保和外星人主题。故事惊人的一致,讲述的都是关于“拆迁”的恩恩怨怨。《第九区》里主人公最终与外星人联手奋起反抗邪恶政府的暴行,《阿凡达》男主角杰克·萨利也从一个地球人卧底,成为最终和纳美人站在一起抵御贪婪的人。难怪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这部电影和太多故事似曾相识。

  虽然故事有所雷同,但观众看这部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欣赏视听效果。遍布银幕上通体发光的巨大植物、飘浮在空中像水母一样的蒲公英种子、两三个月亮、长满植物的巨石悬浮在半空、悬在空中的瀑布……观众戴上3D眼镜后,面对这个奇幻无比的世界时,就像在做梦一样。而这些只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外在部分,卡梅隆还花费大量心血去创造语言和文化,撰写了一本350页厚的潘多拉百科全书,甚至计算了整个星球的大气密度和重力,从而推估出可能的生活形态、植物和音乐模式,这些努力让这个世界显得真实而可信。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

  《阿凡达》从某种程度上与《泰坦尼克号》相似,但却没有《泰坦尼克号》那般容易感动全人类。《阿凡达》中讲述的内容比较复杂,重点在于人类对一个陌生星球的入侵,最终达到宣扬人道主义、环境保护等主题,里面又有很多科技元素、宗教情结、种族观念,加上大量战争场面,爱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物个性的塑造也单一,成为容易被忽略的陪衬品。同时,影片人物正邪鲜明,与一般经典美国个人英雄故事如出一辙。甚至观看完整片下来,记不住一句台词,唯一能记住的只有那些珍奇动物和梦幻般的森林。最终看完,你会发现,影片讲的东西不少,但似乎你完全没被其中任何打动,真正吃了盛宴的只是你的眼睛。庆幸的是,大部分会去看本片的人似乎都在乎的不是故事,而是渴望被一场视听风暴刮得东倒西歪,然后出门时能喊声“爽”。

  《阿凡达》也许在票房上无法突破《泰坦尼克号》,但绝对在画面上做到了独一无二的突破与创新,“叹为观止”四个字形容其观感最为合适。卡梅隆认为,今后的电影发展一定是3D的世界,电影发展到今天,只能用不断发展的新科技才会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也就是说,当代电影的发展其实就是技术的革命。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势必大打折扣,也让影院电影失去了“必看性”、“剧场感”。当然,卡梅隆不熟悉中国的电影制作水平,特别是讲故事的水平,他只强调了技术。另一方面,部分中国电影投资人,总寄望用小成本恶搞博取观众廉价的笑声。长远看来,这样也会走进死胡同。 赵诣超

  外媒评价

  詹姆斯·卡梅隆,“世界之王”!他把科幻片带进了21世纪。

  ——《好莱坞记者报》

  这是近十年来最耀眼的电影。 ——《太阳报》

  没有任何电影事件能够超过《阿凡达》。 ——《泰晤士》报

  我看到了电影的未来,这就是《阿凡达》。 ——《底特律新闻》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