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坛主”蒙曼的历史情怀:谁说女子不如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坛主”蒙曼的历史情怀:谁说女子不如男?
2010年01月08日 09:25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百家讲坛》昔日坛主蒙曼又与大家见面了。蒙曼看上去很精神,一头短发,说话也干净利落,甚至富有节奏。在教学楼的电梯间里,一眼就能辨认出她的模样。很容易想象出这样一个精干的女老师如何征服了如此多的观众。在她的口中,唐史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惟妙惟肖——集结了柔情与刚强的武则天,连接了鲜血与希望的太平公主,还有充满了矛盾的童真与压抑的李隆基……

  “李隆基是个合格的政治家。”隆冬季节,笔者与蒙曼老师约见,从《长恨歌》说起,她开头就用了这样一个评价,并进一步解释了她心中的政治家的标准,“他不仅想怎么样获得权力,怎么样把持权力,他还想怎样才能让这个国家走上一个更好的发展阶段。如果他只讲谋略而不讲理想,那他只能是个政客。”在这里,“理想”这个人性的词语被蒙曼列为政治家的标准。

  在蒙曼看来,研究历史无法摒弃人性。历史之所以鲜活,就在于其中有很多人怀着不同的情感粉墨登场。历史研究者正是要穿透历史人物,探寻人的思想与历史的真相之间的联系。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又能跳出时代的局限,放眼历史的广阔。蒙曼正像是与历史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深情约会。

  1

  用人文关怀去焐热历史

  电视屏幕上的蒙曼讲起李隆基来谈笑自如,手势也自由变化。这已经不是蒙曼第一次登上《百家讲坛》了,而且也不是第一次讲唐史了。蒙曼说,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一种“大唐情结”。自唐高祖李渊之后,经唐太宗李世民,大唐成就贞观之治;经女皇武则天,大唐将科举制发扬光大,再经唐玄宗李隆基,大唐形成了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开元盛世。在物质上,唐朝人是富足的。而之所以有“大唐情结”,蒙曼说更因为唐朝的性格“足以让人着迷”。自隋文帝开科举以后,唐朝的科举得到了长足发展,考试的内容大多为“唐诗”——热情、开放的胸怀通过科举考试凝结到唐朝的性格中。唐朝就像《长恨歌》一样的一首诗,包罗万象,深深吸引着年轻的蒙曼。

  对唐史如此“迷恋”的蒙曼,却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从小就是一个“历史迷”,甚至在高考志愿上填的也不是历史。“我也想不起来填的是什么了,反正不是历史。”说到这里,蒙曼笑了,不是微笑,而是大笑,如同她的学生说的那样傻傻地大笑。

  被调剂到中央民族大学的历史系后,蒙曼才开始慢慢深究历史。“这就是个石头越焐越热的问题。我对历史的了解超过了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也就慢慢产生了兴趣。越了解越熟悉,越熟悉越喜欢。”就这样,蒙曼对历史有了真正研究意义上的兴趣。

  但蒙曼真的应该学历史吗?

  那时候学历史是找不到工作的,这一点蒙曼比谁都清楚。她的大学老师杨芳,曾试图说服她改学法律——就凭借蒙曼的伶牙俐齿。杨芳老师给蒙曼带了很多法律方面的书籍,甚至告诉蒙曼遇到问题时可以去请教她的爱人。

  结果读者是知道的,蒙曼不仅在历史的殿堂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且也做了老师。

  学历史对于蒙曼而言,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文革”以前的大学文科生,家里也藏了很多的人文学科的书籍。她很早便接触了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只不过当时没想到有一天会把这当成自己的职业。

  蒙曼家在县城,有着充分的文化资源可以吸收。1978年之后,国家政策刚刚允许出版一些古典名著和世界文学经典。父亲的一个朋友在新华书店工作,书店每进一批新书,朋友就会骑车到她家去“通报”。“那个时候很多书我们都会买,所以我很小就接触文史哲,和历史就像是老朋友。”房间里并不暖和,蒙曼用手焐着杯子,追溯她和历史的“深情约会”。

  和历史有着如此深厚情谊的蒙曼,如何看待历史?

  蒙曼打了一个比喻:“他就像是一个人,过去了,就永远不再回来。我们也就永远无法完整地再现。”客观存在的历史,有些可能被记录下来,然而历史的神秘就在于,它是由一个个的人物穿插其中,混杂着主观、客观的各种因素,让后人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解读。所以,历史从来不会在语言中被克隆,只能在思维中被改造。历史研究者也只能无限地接近历史的客观真实,但很可惜的是,他们永远也无法达到。

  蒙曼说,研究历史就是“在一间密闭的屋子里推开一扇扇窗户”。历史研究者们在密闭的房间里,每每推开一扇窗户,就让房间里的其他人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多一点。然而就算他们把整个房子都掀开,大家对外面的环境依然存有未知,因为目光无法看到远方,以及远方之外的极限。

  像很多历史系的同学一样,蒙曼最初也考虑过学历史有什么用的问题。上大学时的王恒杰老师给了她一个最初答案。王恒杰老师那时去南海等很多地方考古,一直在试图证明一些海岛有中国人生活的痕迹,在历史上它们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时我们就觉得,历史可以为国家服务,可以考证我们的领土。现在看来也许很幼稚,历史不一定要通过那么直接的方式为国家服务。”

  时至今日,当蒙曼站在《百家讲坛》的讲台上讲述历史故事时,她又有了自己的想法。蒙曼认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让我们得以寻找到自己的民族。之所以中国不同于美国,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灿烂而悠久的文化底蕴。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的核心观念,更是深深嵌于历史之中。“如果没有历史,我们的民族文化将无法传承。不知道昨天,我们今天又是如何来的呢?”蒙曼语言一向很流利,而谈到此处,她却忽然放慢了语速。

  已逝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集中强调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文明,包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却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作为一个满族学者,蒙曼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与先生不谋而合。“不可否认汉民族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形成的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很早,所以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互动中,其实是有一种向心力存在的。我想中国拥有现在这样的民族凝聚力,和我们长久以来的文化向心力是分不开的。”各民族文明从各个角度对中华文明进行着丰富和补充。中华民族的领土从夏商周集中在河套一带,一直到今天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汉民族文化被逐渐认可、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补充的过程。这种补充,囊括了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各种方式,而最终使得中华文明能如此博大精深。

  无论是谈唐朝,还是谈中华文明,蒙曼在其中都融入了一种人文的关怀。她认为如果完全排斥人的主观判读,那么人文学科就不存在了。人文科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可以深入其中,探寻人物的内心。在蒙曼看来,人文学科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体悟:“我们要能进去,进到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理解他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结果。”蒙曼打趣道,“如果我们完全排除现代人的思想,那就是外在的观察。可那是自然科学,顶多是社会科学啊,但绝不是人文科学。”

  “历史学求真,却永远达不到真实。”但历史学的意义就在于探求“真”的过程。蒙曼所理解的唐玄宗,永远是她心里的唐玄宗。因此在她的讲座里,我们总能听到“我认为”这样的标志,这恰恰是在对历史和观众负责。她说:“历史没有定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部《史记》。人文学科的张力恰在于此,每个人都可以打开一扇窗,然后对着窗外的景色抒发自己内心的念想。”

  历史的客观事件是冰冷的,蒙曼用人文关怀去焐热了这块硬石头。

  2

  谁说女子不如男?

  与历史有着如此深厚情谊的蒙曼,第一次读历史书是什么时候?

  蒙曼上中学时,课本里有这样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从管子口中说出,被司马迁写进《史记》,从而激发了蒙曼的兴趣。恰好家里藏有《史记》,蒙曼就这样第一次打开了历史,看到了生动的管子和晏子。“那时我就知道,历史上的人是栩栩如生的。”蒙曼回忆当初的阅读体验时说,历史既是深奥的,又是鲜活的。就是当下,又何尝不是如此?历史总有未知,但又会和人们有一定的契合。

  熟悉蒙曼的人都知道,蒙曼性格爽朗而天真,很少会受制于种种俗物——她对历史,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一次深情的约会。正因为如此,上大学后,她饶有兴趣地读起了《资治通鉴》。一个偶然的机会,历史系李鸿宾老师发现蒙曼在读《资治通鉴》,于是很亲切地问她,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蒙曼依旧天真地告诉老师,没有原因,就是想看一看。“李老师一下子比我还要热情,告诉我说一定要好好看。”老师的称赞让蒙曼感到了动力,她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并与老师就很多问题进行交流。

  千古文章两司马,先后接触《史记》和《资治通鉴》,蒙曼就这样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历史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女权意识和独立性格。

  蒙曼生活的年代里,有一种普遍的观点:男孩比女孩强,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阶段,男生的理性思维要强于女孩。蒙曼对此不以为然,心中很不服气。于是她就到历史中去寻找女性的典范:王昭君、上官婉儿、梁红玉……这其中,就包括了武则天,这个成为她“榜样”的中国女皇帝。

  第一次接触武则天,是在一本讲唐史故事的书里。那本书从唐诗的角度讲唐史,介绍唐诗中的历史事件。“我不记得当时书里是怎么评价她的了,但从我的角度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因为她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这个“榜样”让蒙曼相信,女孩可以比男孩做得好。然而现实中那样的观点还在打击着她。初中时的蒙曼成绩很好,中考的时候她是应届生中的第一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女孩上中专很流行,因为可以很早就挣钱,并且最后嫁得好就可以一生无忧。但蒙曼还是填报了一所高中。负责管理志愿的老师后来就拿着蒙曼的志愿单到她家中问她的父母,是不是孩子填错了。“我父母说没有错啊,就是高中啊。”蒙曼提高了语调,“我的老师就说为什么不填中专,女孩上高中前途未卜。但是凭什么全社会就认为女孩比男孩差?我自己不能接受这个观点。”

  至于武则天这个榜样,蒙曼说自己并没有想向她那样。“我自己是个懒人,我不认为我是具有特别明显的成功性格的人,但我的想法是,我不应该输给任何人。即使不比任何人都强,但至少不会比任何人差。”蒙曼又笑了,但这一次笑得更坚强。

  每一个人的生命方向都应该是向上的,不管男女,不论贫富。武则天走过千古的长河,来到蒙曼身边,激励这位向上发展的女学者。

  3

  让更多的人与历史结缘

  中国国家图书馆,一个装载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和万千气象的殿堂,多少文人墨客的精神花朵在这里光荣绽放。时间太长了,长到人们几乎忘记,那掩藏在文字里的乱世红颜。在图书馆一层北区的一个书架上,一本已经不能算新的《蒙曼说唐:乱世红颜》和其它书籍一起并肩站立。没有人知道在自己之前有什么人在什么心情下读了同样的一本书;也没有人知道,这些人读过之后会有什么体悟;更没有人知道,还会有谁拿起这本书,继续读下去。

  在《百家讲坛》,蒙曼已经讲了三个人:武则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观众们从这位女学者的讲述中重新了解了那一段古老的故事。这是令蒙曼最满意的:更多的人知道了历史的可爱与鲜活。

  蒙曼的讲述让人觉得很有新意,这种“新”,不在于类似考古的新发现,而在于她以一个女性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新的尝试。“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局部和细节上的挖掘和变通而已。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在《百家讲坛》上讲述的武则天,只是我所理解和认识的武则天。” 这些很具有蒙曼特色的观点在某网站的贴吧里赢得一阵“掌声”。有网友写到,蒙曼“思路十分清晰,对事物的剖析丝丝入理,……张弛有度,既能道出我心中能见能想之处,又能更深一步,探幽入微,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其犀利深刻让人好生敬佩,更兼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既有名言警句发人深省,又有风趣点评让人忍俊不禁”。

  终于,蒙曼走上了《百家讲坛》。

  其实在蒙曼之前,《百家讲坛》已经讲过唐史——中国人民大学孟宪实老师讲贞观之治。孟宪实与蒙曼在北大是师兄妹的关系,当时两人同时学习隋唐史,在一起上课,所以很是熟悉。孟老师讲过贞观之治后,就向节目组推荐了蒙曼。

  节目组之后与蒙曼取得了联系,并表示想试听一节课。但当时正值中央民族大学期末考试,课程已经上完了。蒙曼当时的回答是:“好啊!可是已经结课了!”说到这里,蒙曼自己也笑了,“最后让我安排了一节课,都是我的学生来的。”

  最戏剧性的是,蒙曼在此之前,连《百家讲坛》是什么都不知道。工作人员告诉蒙曼说,这是一个对大众普及知识性质的节目,蒙曼当时就答应了。“一个研究者的研究不能被大家接受,那么他的研究就是没有意义的。而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历史,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好。”

  抱着这样的心态,蒙曼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试讲了武则天。同学们看见了摄影机,在楼道里猜想:老师今天的课像是《百家讲坛》的节目!

  那一次试讲,没有特殊的仪式感,没有特殊的场地,甚至连衣服都是很普通的羊绒衫,蒙曼就这样走上了一条普及历史学的道路。

  无论是学校的教学比赛,还是在《百家讲坛》的试讲,蒙曼都选择了武则天作为讲课的内容,以至于在《百家讲坛》商量选题的时候,编导们并没有很快接受蒙曼的“习惯”。

  到了正式的录制之前,编导问蒙曼要讲什么内容,蒙曼说:“武则天。”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武则天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至少要三十讲才能讲完。而那时的蒙曼,还只是一个新人,央视对蒙曼不一定信心充足。编导后来建议她换一个题目。让编导意想不到的是,蒙曼瞪着眼睛问道:“为什么?”作为一个新人,本应怯生生地适应并修改选题,然而蒙曼的直爽却注定了她不是一个一般的“新坛主”。

  这个“新坛主”没想过要“出名”,她只是抱着普及历史知识的愿望,向观众传达相对真实的信息。社会开放正在逐步深入,这个深入的过程既需要向国外取经,也需要有自己传统的积淀,以便清楚自己的定位。社会体现出寻找历史依托这一需求,而满足需求的主体有电视剧、小说等很多作品,但这些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背景。“《百家讲坛》说让学者来讲历史,我也就只能讲我心目中认为真实的东西。”就这样,蒙曼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在让更多的人与历史结缘。

  1992年,蒙曼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的时候,她可能没有想过要选择历史研究作为终生职业,更没想过有一天被电视机前的观众所熟知。但时过境迁,蒙曼已经与历史无法分割,“它是我的职业,同时我也愿意把它作为一种爱好。现在无论有什么事,就算会让我有更高的收入,但我这一生我认定了这个事业,就像是以身相许,我会把以后的精力都放在历史上。我想所谓深情,也就只能到这一步了吧!”

  人文关怀,一种对待生活、生命朴素的热爱,深深影响着她的一生。2009年的最后一天,在中关村南大街上,人头攒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迎新年的喜悦,除了一个乞讨的老人。笔者在此巧遇蒙曼,她依旧穿着那件灰色的大衣。她匆匆和我打了招呼,然后和同伴利索地掏出钱包,拿了一些零钱,放到老人的手里……

    李 祥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