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今日将披露曹操墓考察结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社科院今日将披露曹操墓考察结果
2010年01月14日 02:56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备受公众关注的西高穴“曹魏高陵”名列该所13日揭晓的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曹魏高陵”当选2009年六大考古新发现

  王巍说,曹魏时期年代确定的墓葬迄今发现很少。这一时期,无论是都城还是墓葬制度,都开了后世先河,但在已获得的考古资料中,都城资料较多,墓葬资料相对贫乏。西高穴“曹魏高陵”的发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尤其是这一时期高等级墓葬的空白。

  他说,判断一个墓葬的主人,考古学家主要根据墓葬形制、规模、规格和年代,特别是墓葬中出土遗物,尤其是文字资料。按照这一考古研究的方法,考古学家曾推断了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墓、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同样,这一方法适用于西高穴“曹魏高陵”。

  王巍强调说,对西高穴“曹魏高陵”的判断,依据的是考古发掘资料,后来回收或追缴的东西只是参考。魏武王的年号存在不到一年时间,所以这一墓葬的时间段非常准确,而且墓葬规格高、形制特点突出,特别是墓葬方位,跟历史文献吻合,出土文物上的铭文所反映的墓主人信息重要性不容置疑。

  他说,“曹魏高陵”当选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是基于其在学术上的重要性,而不是社会的关注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选六大发现,向来注重学术价值,有些发掘出土的遗物并不精美,也并没有引起社会关注,但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对研究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就会收入。

  专家判定墓主人为曹操

  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曹魏高陵”,2004年以来曾多次被盗。为有效保护,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后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这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4个侧室构成。考古人员从墓中出土器物250余件,其中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8件圭形石牌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铭文。在追缴到的被盗石枕和石牌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铭文。专家认为,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河南省文物局两次通过国家文物局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论证。专家从文献记载、墓地位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人骨鉴定等方面进行论证,判定该墓主人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王曹操。

  社科院今日披露考察结果

  2010年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团一行12人赶赴安阳考察了这一备受争议的大墓。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亲自带队,两位副所长白云翔和陈星灿参加了考察。考察团成员中,有多位从事汉魏时期考古研究的专家,有一直从事汉魏都城洛阳和曹魏邺城考古发掘的专家,有从事汉魏时期铁器/古代铭刻和玉器研究的学者,还有从事体质人类学(人骨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和化学成分分析的专家。

  考察团仔细考察了墓葬的结构和出土遗物,对墓葬的被盗情况,各类随葬品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尤其是成为墓主人身份直接证据的有铭遗物的出土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据悉,关于这次考察的结果,将在14日上午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公共考古论坛———“聚焦曹魏高陵”披露。

  - 背景

  争议曹操墓

  去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向社会宣布了发现曹操墓考古成果和专家认定曹操墓的六大依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去年12月29日,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认为下结论“为时尚早”,六大证据是推断出来的,结论令人生疑。接着,收藏界名流马未都接连发表博文,对“证据”真实性表示担心。

  这些质疑加大了公众对曹操墓的关注。墓主人是不是曹操,在学术界与社会相关人士之间引发激烈争论。从“铁证”石牌的真伪,到发掘、论证过程是否草率,到为何没有墓志出土的质疑,有无地方利益掺杂等,公众迫切希望了解准确信息。 据新华社电 (记者桂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