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特蕾西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玛丽亚·特蕾西亚
2010年01月14日 17:43 来源:学习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玛丽亚·特蕾西亚

  ——哈布斯堡王朝的唯一女王

  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王当推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女王,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和本文介绍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玛丽亚·特蕾西亚。

  特蕾西亚(1717―1780,1740―1780在位)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君主查理六世的长女。查理六世在1740年逝世,年方23岁的特蕾西亚就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女君主。她在1736年即与比她年长9岁的洛林公爵结婚,后者成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上门女婿。

  王位继承战争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结成反奥联盟的有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法国和西班牙;站在奥地利一边的有英国、荷兰和俄国。有意思的是,与特蕾西亚在1740年同一年登上王位的普鲁士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以后40年执政期间,彼此成了欧洲土地上最大的死对头。而在特蕾西亚未出阁前,维也纳王室曾一度颇为认真地考虑过特蕾西亚与弗里德里希的结合——倘若两个王族真在如此之高的层次上结为秦晋之好,历史又该如何写呢?

  特蕾西亚的青少年时期在宫里过着平静的日子。虽受到良好的教育,却从未作为未来的统治者加以培养。她的教育集中在宗教、语言和音乐等课程上。当然,她一下子登上如此庞大帝国的王位,是既没有准备更没有经验的。多少年来厉兵秣马、虎视眈眈的普鲁士瞅准了时机,在1740年当年12月,就出兵奥地利的西里西亚,打出的旗号是“主持公道”——为巴伐利亚鸣不平,主张它的选帝侯应该当奥地利的君主。私下却在秘密谈判中提出,只要奥地利同意放弃西里西亚,作为交换条件,普鲁士不但承认特蕾西亚当君主的合法地位,而且在日后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过程中,保证投奥地利的票。特蕾西亚没有轻易就范。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在奥地利危急之时,特蕾西亚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表现出的毅力和能力远远超出她的父亲,在奥地利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在战略决策上,进退自如,布置得宜:她选定巴伐利亚为重点打击对象,与萨克森迅速签订了没有给予让步的和约,对法国则虚与委蛇。由于确实打不过普鲁士,女王并没有继续坚持,同意普鲁士以取得西里西亚地区为条件退出战争。在国际上,则加强与友邦英国和俄国的联系和结盟。在国内,女王对各等级提出的要求作大幅度的让步,因而获得了如匈牙利人的鼎力支持。1748年10月18日,亚琛和约签订,结束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女王保住了王位,奥地利维持住了在欧洲的强国地位。当然,自此之后,普鲁士也跻身于欧洲五强(英、法、俄、奥、普)之列。在欧洲大陆这一历史舞台上,自16世纪以来,经常呈现的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矛盾、争斗,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则常常转为演出德意志帝国内两个最大的邦国——奥地利与普鲁士之间的“自相残杀”。

  特蕾西亚改革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特蕾西亚女王对她父亲留下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如废除中世纪留下来的社会机构,建立中央枢密院直接对女王提出建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等);军事改革(建立总参谋部,建立军事学院、实行新的征兵制度);财税改革:取消贵族和教会不纳税的特权;经济改革:推行重商主义工商政策,增强国家引导国民经济的能力;限制贵族对农民的剥削、改善农民处境(如减少农民劳役地租和代役租的数额);教育改革: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全民6年制义务教育);司法改革:制定新的民法和刑法,废除刑讯;最后,则是减少、限制教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如禁止耶稣会的活动、打破教会控制学校的传统等)。

  通过改革,哈布斯堡王朝的国力大大增强。

  特蕾西亚的后代

  特蕾西亚众多的子女则成了她精心策划政治联姻的雄厚资源。她把女儿嫁到了欧洲的四面八方,她因此得到了“欧洲的岳母”这样的称呼。一个大臣对她的做法作了如下的概括:“仗让别人去打,我们喜欢做和亲的事情。”

  这里只讲一个“茜茜公主”。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当然是德国著名女演员罗密·施奈德(1938―1982)当主角,摄于1957年的那部《茜茜公主》。在历史上,茜茜公主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皇后。她的丈夫虽然在位68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奥地利皇帝,但相当平庸且保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形势与欧洲军事力量的估计严重失误。

  (作者: 金海民)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