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选秀”引强烈争议 老牌杂志为何放下身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坛选秀”引强烈争议 老牌杂志为何放下身段?
2010年01月20日 14:29 来源: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第二届“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启动

  ●《人民文学》参与主办

  ●梅葆玖任艺术顾问

  一年一度的文坛选秀又拉开了大幕——昨天,第二届“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启动仪式在中国作协举行。去年,以《最小说》为平台的首届“文学之新”举办时,曾引起强烈争议:像“超女”那样的选秀规则能选出作家吗?

  一年过去了,不少人的观点都在发生变化,他们以更开明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文坛选秀。“文学之新”启动仪式放在中国作协,评委阵容包括张抗抗、刘恒等著名作家,甚至历来被视为老牌、正统、纯文学的《人民文学》,也成了这场选秀的主办单位之一。《最小说》和《人民文学》新老杂志共聚一堂,共同发掘文学新人,成为文坛一景。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不论以何种途径出道,真正的作家、真正的文学终究会脱颖而出。

  老牌杂志为何放下身段?

  “文学不在意你是‘XX后’”

  去年的“文学之新”,参赛作品刊登在郭敬明创办的《最小说》上,发行量高达60万册,最后的4强选手获得读者投票数超过200万张。今年,这个平台扩大到《人民文学》,有人觉得,这是纯文学杂志“放下身段”迎合市场之举。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文学》办了60年,一直被认为纯文学、主流文学。我却更愿意叫她传统文学的守护者。我从不否认,我们的杂志是在守护文学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造一个园子把自己圈起来,而是每时每刻都期待新的创作。”他解释,在这个时代,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方式都面临巨大变化,有待做出新的理解。

  李敬泽告诉记者,《人民文学》去年出了“80后”特刊,很多人表示出惊讶。“我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在1949年发‘20后’,1950年代发‘30后’,现在怎么着也该发发‘80后’了。这不是奇怪现象,而是文学自然规律。文学不在意你是‘××后’。”

  众多知名作家也对文坛选秀的方式表示认可,“既然通过娱乐方式,能诞生一批明星歌手,为什么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去发现文学人才呢?”作家石康说。

  梅葆玖为何“跨行”当顾问?

  “真正的艺术是相通的”

  和首届相比,第二届“文学之新”首次尝试“跨行”评委阵容,除了张抗抗、刘恒、曹文轩、海岩、石康、宁财神、兰晓龙、六六等作家、剧作家外,还邀请了京剧大家梅葆玖担任艺术总顾问,让人有点意外。大赛冠军除了50万元奖金外,还有机会获得由梅葆玖先生亲自授权撰写《梅兰芳》同名小说的权利。

  梅葆玖昨天在启动仪式上激动地说:“不论是京剧,还是文学,真正的艺术,都是相通的、水乳交融的。”他以父亲梅兰芳的例子解读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相比父亲在京剧方面的贡献,淳厚的家风、质朴的教育对我影响更大。父亲从小就注重我们的文化教育,他说演员一定要有文化素质,没有高雅的文化,就表现不出角色的灵魂。父亲在抗战前拍了好多新戏,与很多有名的文人在一起,编写了梅派很多的剧目,所以我说,京剧艺术和文学艺术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他强调,“文学之新 ”,重点在文学,也在于新,“希望所有评委当然也包括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邢虹 实习生 蒋琰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