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拒官鲁迅拒奖 其“舍弃”是警世良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吴稚晖拒官鲁迅拒奖 其“舍弃”是警世良药
2010年01月20日 16:01 来源:齐鲁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吴稚晖拒官,鲁迅拒奖,不但丝毫无损于他们的历史地位,反被后世传为美谈,这足以给后人留下很深的启示。

  说起吴稚晖,现在已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了,但他却是民国年间一位颇具特色、很有影响的大人物,是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1943 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蒋介石力邀吴稚晖担任新主席,吴坚决不干。他对人说:“不可以,不可以,千千万万个不可以。我有一个怪癖,每天要到野外旷地去拉屎,你们想,那成什么体统?岂有一国元首,会像我那样的?”他还提出了“三不”的理由:“一、我平常的衣服穿得很随便简单,做元首要穿燕尾服、打领带打领结,我觉得不自在;二、我脸长得很丑,不像一个大人物;三、我这个人爱笑,看到什么会不自主地笑起来,不要哪天外国使节来递国书,会不由得笑起来,不雅。”以后,吴稚晖也据此理由,不担任任何官职。

  与吴稚晖相类,有人对重奖也不“感冒”,如当年鲁迅先生就曾把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拒之门外。

  1927 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时,曾和鲁迅的老同事刘半农商量,要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通过鲁迅的老朋友台静农写信征求他的意见。鲁迅得信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在复信中说:“……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在中国现代史上,吴稚晖和鲁迅是两个阵营的人,鲁迅经常把吴当作“ 靶子”,进行讽刺批判。如在《“言词争执”歌》中,鲁迅就曾讥讽他说:“ 吴老头子老益壮,放屁放屁来相嚷……放屁放屁放狗屁,真真岂有此理”。不过在对待荣誉地位上,他们俩却有共同之处,都不太把这些“荣华富贵”放在眼里。在常人看来,当国民政府主席,拿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何等荣耀的大事!但他俩却避之远远,坚辞不受。是他俩不谙世故吗?当然不是,这恰恰说明他们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吴稚晖想的,是自己身上的缺点会给国家带来损失,造成危害。鲁迅想的,是当时“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得诺贝尔奖,只会增长一些人的虚荣心,“结果将很坏”;而自己也会因此不再安心从事文学创作,写不出什么好作品来,有负于这一荣誉。他们都能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而不只单纯为个人着想。因此对那些得之无益的名利,统统予以放弃。

  吴稚晖拒官,鲁迅拒奖,不但丝毫无损于他们的历史地位,反被后世传为美谈,这足以给后人留下很深的启示。当今之世,人们似乎特别看重权势名利。在这些东西的诱惑下,有那么多不自量力的人为争个一官半职而费尽心机,又有那么多不学无术之徒为争名夺利而不择手段……结果却常常“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反落了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由此观之,吴稚晖和鲁迅的舍弃,正是一副不可多得的警世良药。

    文/戴永夏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