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凭什么让《阿凡达》让道?拷贝多未必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孔子》凭什么让《阿凡达》让道?拷贝多未必胜
2010年01月21日 17:11 来源:山西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孔子》不会惧怕《阿凡达》……”

  “《孔子》22日上映,《阿凡达》23日下线为其让道……”

  担负阻击《阿凡达》重任的国产史诗大片《孔子》还未上映,它与《阿凡达》的关系已经揪扯不清。虽然导演胡玫从始至终都自信满满地表示“不惧怕”,主演周润发也言辞强硬“不看《阿凡达》,贺岁片只看《孔子》”,可《阿凡达》23日下线(2D版)的消息,还是疑似与《孔子》上线有关。1月20日下午,《孔子》山西媒体看片会在省城奥斯卡影城举行。在多部电影为避开《阿凡达》挪到2月上映后,《孔子》敢与之争锋的壮举颇显珍贵,不过即使这样,“《孔子》凭什么让《阿凡达》让道”的疑问还是在不少人脑中盘旋。为了破解这个疑问,记者一头扎进2500年前,也扎进这2个小时的电影世界中探寻究竟。

  【抗衡指标一:拷贝】

  《孔子》得分:90分

    数量多未必胜算大

  大打“数量”战略的《孔子》,上映前就以超越《建国大业》的2500个拷贝(其中数字拷贝2000个)数引人关注,这也意味着,全国至少有2500块银幕可以同时放映《孔子》。而相比之下,《阿凡达》在全国的银幕数量不及2000个,这也为《孔子》与《阿凡达》进行强强对话创造了可能。

  但有一个浅显的道理谁都懂,即使下一步2D版的《阿凡达》下线,但3D版《阿凡达》依照目前的状况来看仍是占数字厅为王,因此数字版的《孔子》要挤进数字厅就不得不看市场脸色。

  如果观众仍旧追捧《阿凡达》,那么《孔子》不得不退避三舍,转而在《阿凡达》势头不强劲的普通银幕上谋求票房。这样的策略很难说出输赢。

  【抗衡指标二:剧情】

  《孔子》得分:60分

  前段激情后段平缓

  相比于科幻题材的《阿凡达》,《孔子》的故事自有它的吸引力,因此此片开拍起就打出史诗巨片的名头。

  翻拍孔子,一直是中国电视人、电影人的集体诉求。只不过谁都知道,选择这个在华人圈甚至全世界占据着崇尚地位的“孔圣人”当电影的主角,非常之冒险,“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零一个孔子”,到底应该如何把这个圣人拉回凡尘,又该选择哪些故事来塑造它,拍摄者是该尊重史料还是要电影加工,都是问题。

  本片描述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他73岁病逝的经历,他为了寻找机会实现政治主张,带着子路、子贡、颜回等弟子周游列国。但理想的背后充满国家争霸的权谋、宫廷政治的黑暗。本片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陈蔡被围、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改编而成。

  纵观全片之后,《孔子》前半部分的剧情较为紧凑,孔子一步步从平头老百姓到当上鲁国国相,其间不仅经历舌战群儒,还有比试武功,箭法神准,齐国、鲁国峡谷会盟之时,竟让鲁国以10乘兵力冒称500乘兵力吓退了齐国大军。周润发似乎扮演的是诸葛孔明。其间最震撼的一场莫过于“武子台平叛”热火油剿灭叛军的一场,堪称全片经典。

  不过自从孔子被齐国离间离开鲁国之后,剧情节奏开始变慢,孔子颠沛流离的路程,以“卫国”“郑国”“陈国”一个又一个段落的形式开始呈现,除了“子见南子”一段被重点表现之外,其余都点到为止。孔子也在这后半部中迅速变老。而这部分多为一些煽情戏,流亡的路上衣食无着,“最后一碗马肉汤”被端到了孔子眼前,他却让大家一起分享;颜回为了在冰窟中挽救夫子的书简,舍身丧命,孔子抱着弟子不肯离去;子路战死卫国,他又大滴落泪……如果导演想借此来完成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显然时间不太充分;如果借此煽情,也显得有点乏力,至少没有出现周润发断言的“看《孔子》不哭不是人”的景象。

  虽然《阿凡达》的故事也很老套,《孔子》似乎有点平淡的故事优势也并不明显。

  【抗衡指标三:演技】

  《孔子》得分:70分

  周润发演得很精彩

  记住《阿凡达》那些演员的名字,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他们的面孔只是一张张电脑设计出的“阿凡达脸”,观众甚至无法看到他们真实的肌肉表情。

  而对于《孔子》,却考验着每位演员的真实演技。先来说说备受关注的“孔子”的表现。如果让记者用一个词来形容周润发的表现,那么我要说“用力”。塑造孔子,是周润发从影以来颇为用力的一次表演,可以看得出他对于这个角色的用心颇多。银幕上的孔子,与卫国谈判时的咄咄逼人、被驱出鲁国的失落、弟子遇难时的哀伤、回鲁国后的激动,都极具说服力。

  另一个抢眼的人物是陈建斌饰演的季孙斯,他是春秋鲁国大夫,也是“三桓”之一。片中,季孙斯父季平子死后,一个陪葬小奴逃跑,最后孔子挺身而出救了该人,也由此与季孙斯结怨。而后来正是此人冒用鲁定公之名,从鲁国赶走了孔子,可谓一生与孔子对立,但直到其晚年鲁国遭外敌侵入,才在悔恨中要人请回孔子,随后自己死去。季孙斯的奸诈、悔恨都被陈建斌演绎得十分到位。

  周迅的戏份虽不多,但一个“坏女人”南子的形象却被她塑造得颇有几分可爱。“子见南子”是全剧的一出经典对手戏,“挑逗”是这场戏的一个关键词,周迅拿捏得很准,而最后的一句台词:“世人可能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以一个真正了解夫子之人的形象示人,也让孔子泪流如注。但全剧中周迅的戏份实在少得可怜。与周迅命运相似的还有陆毅,他的正脸镜头都非常之少。

  如果单独看几位的演出,可以用精彩来形容,但在这样一个纷繁的历史题材戏中,他们命运的铺展又都感到有些不足。这个似乎也很难将观众从《阿凡达》的影厅中拉回来。

  【抗衡指标四:特技】

  《孔子》得分:20分

  《阿凡达》面前的“小儿科”

  目前世界上任何一部电影打算与《阿凡达》比特技,简直叫做“不知天高地厚”。虽然《孔子》搬出了鲍德熹这样的王牌,它的特技在《阿凡达》面前仍显得过于“小儿科”。

  《孔子》的视觉特技集中在几个部分。像在“夹谷之会”中,齐国黎大夫谈判失利后恼羞成怒,在高台上手一指,镜头就随之进入山谷,显示出特效制作出来上千齐国军队。在稍后的“堕三都”行动中,公孙狙率军兵临曲阜,孔子让人将他们引到高台下,推出事先准备好的几鼎火油点燃沿高台泼下,结果公孙狙的军队深陷火海。导演同样通过特效来展现了这场火攻的场面。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中的点缀,这样的特效场面已经算得上制作精良。但谁让摆在面前的是《阿凡达》。

  【抗衡指标五:场景】

  《孔子》得分:60分

  没有3D不是《孔子》的错

  《阿凡达》中的人类与纳美人的战役,以及男女主人公骑着潘多拉星球上的奇异飞禽翱翔等大场景都堪称令人震撼。

  而《孔子》中的大场景集中于“四大战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乱世,分别是堕三都之役、夹谷会盟、齐鲁大战和武子台平叛。虽然这些战争场面并非影片表现的主体,但是依然让人印象深刻。而影片创影史纪录的3500多种道具以及“活人殉葬”的写实呈现,也极其真实地还原出群雄混战、圣人崛起的春秋乱世大时代。

  如果说《孔子》的场景有所逊色《阿凡达》,那它多输于没有3D效果,而这可能不是一部《孔子》所能承载的了,需要国产电影一起加油。

  本报记者范璐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