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图书风光不再 出版希望寄托文学圈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学类图书风光不再 出版希望寄托文学圈外
2010年01月22日 13:4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市场:热点依旧不明显

  ◆传统文学作品市场会越来越小

  ◆引进文学市场可能更显得平淡

  去年下半年,文学类图书市场热点不明显,名家新作问世的少,市场显得散乱。作家出版社社长助理刘方表示,虽然今年读者对文学类图书的阅读需求会继续增加,但他对市场并不抱太大期望,今年的文学类图书市场依旧会延续去年下半年的状态。“从市场来看,现在一方面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认可度越来越弱化,另一方面图书出版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多媒体时代提供给他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因此,传统文学类图书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是一直徘徊不前的状态。”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部主任脚印则表示,传统作家的作品市场会越来越小,“一方面部分作家作品远离现实,让读者产生距离感;另一方面文学书的市场操作对作家们产生很大杀伤力。”

  虽然对原创文学市场期许不高,但译林出版社总编室主任袁楠认为,比起国内本土文学市场,今年的引进文学市场可能更显得平淡,除了丹·布朗、村上春树等名家作品,目前还难以预测到有什么发行几十万册的畅销书。“相比较,日本文学可能市场前景还是不错,毕竟国内已经有了一批固定读者,比如东野圭吾就有一批忠实的‘粉丝’。而欧美文学,读者‘弹性’相对大,固定读者少。”

  作家:名家新作比去年多

  ◆市场操作影响作家创作心态

  ◆未来希望寄托于文学圈之外

  虽然文学类图书风光不再,但其中仍不乏亮点。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主编安波舜说,他一直关注着畅销书排行榜,从中捕捉文学图书市场规律。“通过这几年的榜单可以看出,经典文学作品仍然受欢迎,比如《追风筝的人》、《狼图腾》一直在榜上。《一句顶一万句》去年卖了十四五万册,对文学图书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他也对部分传统文学作家的作品表示担忧,“一些中老年作家的作品中充满怨气、戾气和不平之气,过于关注自我,缺乏公共价值的体现。因此我们现在把希望寄托于文学圈外。”

  刘方表示,去年大多数名作家都没有新作问世,热点文学书都来自圈外人士,因此今年会有一批名家新作出版。但究竟这样的图书能否得到市场认可,他认为答案并不明晰。“传统作家现在面对一个越来越大的难题:如何创作出既重视内心又获得读者认可的作品。很多作家有这样的愿望,但缺乏这样的能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影响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品种。”但他也坚信,仍有一部分作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写作追求,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做文学探索,这样的人会适时地推出有分量的作品,给市场带来明亮色彩。

  营销:调整对文学的认识

  ◆换一种角度提炼市场传播要素

  ◆出版社宣传运作方式很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文学书在市场上没有养生书、财经书受关注,但出版人都在想法设法为文学书的发展动脑筋。脚印说,图书的价值必须通过发行量体现,但现在,传统文学作品大概只有一两万或者两三万的发行册数,出版社的营销工作因此变得很被动,不可能有太大的投入,因此市场越来越萎缩。在这样的状况下,从去年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调整了对文学这一概念的认识,“我们不光从小说内容上考虑,也从市场角度考虑,比如《解放战争》、《长征》这两本书,我们换一种角度提炼市场传播的要素,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

  袁楠也表示,很多畅销的国外文学作品也是运营出来的,“比如《追风筝的人》,出版社的宣传运作方式就很不错,对这本书的成功是关键要素。”她认为,在今年的图书市场中,在热点还不明晰的情况下,出版人应积极开动思路,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经过包装运作,争取更多的读者和市场。

  本报记者 赵明宇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