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溪先生书评:雪夜澄怀读翕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野溪先生书评:雪夜澄怀读翕居
2010年01月25日 14: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翕居读书录书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翕居读书录》是古文献藏家白撞雨兄的书话近著。全书凡一百七十二万余言,内容广涉古今中外图籍,包罗宏富,议论精警,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两方面来说,都堪称当代书话著作中的岳岳荦荦巨制。时值岁暮隆冬,当邮差踏着厚厚的积雪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三大册“读书录”快递送来,雪夜拥衾卧读,满目胜景,如行山阴道中,无乃人生快意事也。著者访书之勤、藏书之富、涉猎之广、考据之慎、文笔之矫健、识见之通达,莫不令人深感钦佩。想必天下爱书之人读罢此书,也会如我一样,对翕居主人“翕然”心服吧!

  翕居藏书虽不比大藏家,但也以其闳富而在京城书圈有些声名,虽久有耳闻,却一直无缘得睹真容。此次收录在书中的七百余种中外古册,以及为调节因谈古籍过多而收入的几十种今本,虽只是著者在漫长的藏书之旅中留下的雪泥鸿爪,远非其收藏的全部,但对于我等嗜书成癖的同好而言,正可籍此以慰长想。全书按内容厘为“梨枣丹黄味”、“思贤沐手泽”、“觅书寻门径”、“霓裳羽衣曲”、“金石蕴文思”、“教化引修为”、“致知在格物”、“政善而治从”、“线装铅石印”、“老刊录烟云”、“厚古不薄今”、“长乐郑振铎”、“日记与游记”等十三大类。还单列篇幅,收进了白撞雨兄在港九、英伦和北欧的淘书记,显得轻松活泼,饶有意趣。

  《翕居读书录》举凡木刻本、石印本、活字本、抄稿本、批校本、油印本、铅印本、信札、期刊等古旧书刊主要版本形态以及书目、戏曲、金石、书画、政治、宗教、格致等各类珍稀历史文献俱囊括其中,令人不禁慨叹撞雨先生收藏和研究兴趣之广博,用心之恒久专注,这些恐非常人所能轻易而成。借用梁实秋先生一句现成的话来说,如此不俗的收藏和有品味的撰著,“没有充分的知识、热心、毅力,是不可能有此成绩的”。

  尽管著者一再谦称,翕居所藏并无孤本秘笈,“难入藏家法眼”,相对浩如烟海的古籍之林,不过是其中“微眇的一粟”。但从书中所著录的藏品来看,不惟品类繁多,且因学养深、眼光独,加之腿脚勤、游历广,往往不经意间总能从故本丛残中披沙简金,屡有斩获,经年累月,已蔚为可观矣。

  在与翕居主人平素的交往中,他对古籍旧本集藏的独到见解,常给我一些思考并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对民国旧体诗集的收藏和整理,他认为现在正适得其时,或早或晚都很难做到。这一见解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是非常珍贵的,因为民国旧体诗词的创作成就之高,有论者甚至认为当不在宋诗以下,但由于社会历史变革等因素的影响,已属数千年来古典诗词传统的“绝唱”。这些旧体诗集在当时多为私家整理刊印,印数极少,时隔近百年,已极为珍罕,如再不加以收集和整理,这段“诗史”势将付诸阙如。《翕居读书录》中“近代名人诗集十种”等一些篇章,即反映出著者在这一领域独到的眼光和研究探索的劳绩。再如对待向为藏家所轻视的石印本,著者明确提出:“任何版本的书籍都有精品和稀少的品种,譬如一些用宋元善本、明清版画为底本的石印书籍,如陶湘石印的《牧牛图颂》等‘喜永轩丛书’、包含《程式心法三种》的‘百川书屋丛书’十六种、《晚笑堂画传》等均为难得的善本。”寥寥数语,体现出著者过人的识见和深湛的学术功力。

  说到“珍本”、“善本”,历来藏家人言言殊,我个人管见,所谓“珍本”、“善本”不单是指古旧书刊的市场价值,而主要是就其历史文献价值而言,即如历史上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在其初创时即以收藏那些“不入藏家法眼”的当代文献为主,走的是“人弃我取”的路子,后以收集有明一代方志文献最为完善而称名天下;近代以来驰誉海内的大藏书家郑西谛、阿英等人,以收藏晚近小说、版画等不受时人重视的史料为主,岿然而为一代名家。是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献,一时代亦有一时代之收藏,历代藏书家正是基于一种文化使命,怀着对历史文化发自肺腑的热爱,以保全文化为职志,穷毕生之精力、付极大之热忱,才使得凝聚着前人心血的文化遗产不至湮没于天壤之间,他们对历史文献的珍重护持,功在千秋,值得永久尊重和纪念。

  无疑,翕居主人正是身体力行传承了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就像他在书中前言所说的那样:“有时看着书架上或躺或立的一册册老书,总是由不得慨叹唏嘘,百多年、几百年了,它们躲过了战乱兵燹,躲过了虫噬鼠啃,躲过了朝廷禁毁,得以侥幸存于今世,……当你在一遍遍摩挲读阅中悟到了书里的情感,这本书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厚重、越来越迷人,就会让你一次又一次体味到书籍与其他藏品所不同的独特魅力,悠悠然而沉醉其中,不忍放弃,并逐渐地成为你的一种生存状态。”——这是一位真正热爱书籍、倾情人类文化遗产的藏书家的内心剖白。

  昔纳兰性德评钱牧斋“腹笥既富,文笔又长,援古证今,每发一端,便如瓶水泻地,迸注分流。”今以此语移赠翕居主人白撞雨及其“读书录”,似亦十分贴切。

  我与翕居主人因书结缘,相识有年,在感受着他对古旧书刊、传统文化的痴迷热爱、分享着他超乎寻常的学识智慧的同时,更感动于他对待朋友一贯的真挚与热诚。“读书录”前言和文中郑重提及我曾赠书予他,其实,他惠我更多。寒斋珍存有多种翕居旧藏,已成为我们之间难忘友情的见证。记得有次我购得一册建本《纂图互注南华真经》,因遍查手中资料不见著录,贸然向他求教,他次日就要出国公干,仍不厌繁难地连夜帮我翻检大量资料,出国后还托人专程给我送来他珍藏多年的两部善本书目。我专题收藏鲁迅先生著作,他多次将自己收藏的相关书刊惠赠,其中不少都是极为难得的文献,像收录在“读书录”中的那封“教育部对创办‘鲁迅大学’的回信”,就是他从自己的藏品中特意检出持赠予我的。今读其文字,一如其为人,磊落诚挚,冰心一片,就像他自己所说:“藏书如做人,‘以书作文,以文修心’,‘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