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赞粟裕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数粟裕最会打仗(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毛泽东赞粟裕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数粟裕最会打仗(2)
2010年01月26日 08: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毛泽东觉得粟裕可堪大用

  更大的惊喜接连传来。全面内战爆发后,粟裕七战七捷,首创打败国民党美械装备部队的胜利模式,使心里七上八下的毛泽东,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亲自提笔起草文电,将这一仗作为范例通报全军学习:“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就像后来他幽默地说自己的秘书----做了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周小舟,从过去的“小舟”“成了承载千万人的大船”一样,粟裕也从警卫毛泽东一个人的小连长,成了南天一柱的“护国大将军”。毛泽东开始对他前所未有地信任与倚重。

  粟裕这匹埋没了多年的“千里马”,没有让“伯乐”失望。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一个比一个胃口大,也一个比一个惊世骇俗,第一年就打出了全军各战区第一的战绩。

  毛泽东知道,“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他的军队”,全军如果都和粟裕一样痛快地“挖”蒋介石的命根,革命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因此,毛泽东不只有“慧眼识英雄”的自得,更多的是“成功日近乐陶陶”的喜悦。他在1947年8月24日夸奖粟裕:“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由于毛泽东的欣赏,因此,当粟裕偶尔马失前蹄,主动写检讨,并请求处分时,毛泽东不但未予责怪,反而温情脉脉地慰勉有加。

  毛泽东有个“霸气”的规矩:党内同志上门,不论地位高低,资历大小,从不出门迎“客”。

  但有两个人让他破了例:一个是林彪,1942年伤愈后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十分兴奋,亲自前往迎接;还有一个就是粟裕。

  1948年8月,粟裕奉命前来商量华野战略行动。毛泽东激动异常,大步迎出门外,拉住他的手,动情地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

  毛泽东还清楚地记得,这是自己与粟裕1931年后的首次见面:“十七年了啊,有十七年没见面了吧?”

  粟裕自然也激动得一塌糊涂,连连问好。

  “不辣不革命”,老乡远道而来,最好的招待当然是辣椒。粟裕肠胃不好,辣椒也就只礼节性地尝了尝。毛泽东则大快朵颐,全盘照收。辣得两颊生热,额头冒汗之际,他的谈兴也高涨起来,说起了粟裕的杰作:孟良崮战役。

  他感慨万千地说,消灭七十四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我毛泽东本人。

  这种当面交心的褒奖,自然是过去翻山越岭而来的嘉奖令里体会不到的,粟裕只有感奋而已。

  十七年不曾见面,又没有经过延安整风这一关的“历练”,尽管粟裕过去能打,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受信用的程度。这似乎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这回见了面,交了心,毛泽东觉得这个小个子看来可堪大用,于是也就采取了非常的举措。

  他不但改变了自己浪漫的“渡江跃进”主张,采纳了粟裕不过江的战略建议。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毛泽东“登坛拜将”,重用粟裕的决策无疑是对的。与蒋介石争天下,战争当然是第一位的,其他政治、经济都需要从属于军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后,毛泽东每临大战,屡屡电示粟裕:“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

  粟裕在这种超乎寻常的依赖之下,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横扫千军,连战连捷。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