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帝客死贵州苗区?朱姓后裔捧出神秘大印(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明建文帝客死贵州苗区?朱姓后裔捧出神秘大印(2)
2010年01月27日 08:38 来源: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大印为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

  为了印证两个家族中隐藏了数百年的这段历史,2008年上半年,朱永斌与谢伟臣带着这枚大印,找到贵州民族考古学者林明璋先生,希望林先生能破解这枚大印之谜。

  这枚印的质地有些像黄铜,分印纽、印台、印面三部分,中空外实,是造型制模后分铸铆焊而成,重1.2市斤,印高2.25寸,上铸辟邪神兽,卧镇印台之上。印台厚0.65寸,印面为长方形,长2.7寸,宽2.1寸。

  通过一段时间研究后,林明璋先生认为,这枚大印用辟邪为纽,按春秋秦汉以来的惯例,当属王侯国君专用以猒胜之印。该印印文为九叠文篆书体,大印上的9个字为: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何为“大仃国”?林先生说,查古史,中国历来并无此邦属。“仃”字,《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均指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苦零丁。因此林先生认为,究其意,印文中“大仃国”三字于此并非指国名,而是说国家发生了大难,孤苦零丁的君王流离失所,不得已而用“王都行省”为随王护驾的外从官员冠之的署事名位了。

  在明代,国家出现大难时期,一为朱棣兴兵,建文帝出逃流亡;二是清兵入关,南明小王朝流亡。林先生说,护驾从行皆可用“大仃国王都行省”字号,这是事逢非常之时,以非常之语入印,也是情顺理通的事。

  联系起朱、谢两个家族长达600多年的“君臣情结”后,林明璋先生认为,这枚印章应该是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

  “王都行省”印进京接受专家鉴定

  据了解,在悉知朱、谢两个家庭的故事和看了这枚“王都行省”大印的照片后,不久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致函安顺市委宣传部,称基金会已请相关专家看了大印的图片,专家称仅从图片上看,初步认定大印上的字体系元明时期的“九叠文篆字”,印章的材质带有些“老气”。基金会还称,目前还没有专家对建文帝的去向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因此建议对印章实物及《谢氏家谱》原件进行鉴定,希望能以此破解明朝第一谜案。

  日前,安顺市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与朱永斌、谢伟臣一行,带着大印和《谢氏家谱》启程进京,接受文博专家的鉴定。据了解,此次为“王都行省”大印鉴定的文博专家均是国家级的,他们分别是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青铜器甲骨文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许青松,明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 ,青铜器专家,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贾文忠等等。据了解,届时,专家将对印章的雕刻技法、印章质地、谢氏家谱原件及文字等进行实物鉴定,如在实物鉴定符合元明时代特征的情况下,还将以谢氏家谱为线索,查询相关文献资料记载。

  一同前往的贵州民族考古学者林明璋先生说,如果此前这枚“王都行省”大印鉴定是真的,这枚印的史学价值必将远远大于其美学价值,那么,贵州民族历史史册则可望翻出新的一页。 贵州都市报 供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