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梁文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为什么是梁文道
2010年01月28日 14:35 来源: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几家书店逛下来,显要之处总能见到梁文道的书,看来,最近他是无处不在了。

  这两年梁文道转战内地,去年1月《常识》初试啼声,3 月是《噪音太多》,4 月是《我执》,9 月《读者》又大面积地铺开。《常识》和《我执》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噪音太多》是花城出版社,《读者》则是法律出版社,4 本书换了三家出版社,似乎并不多见,想是梁文道的书十分畅销,每家出版社都来活动,争着分“一杯羹”,以至作者也为难,只好多分几家摆摆平。

  这几本书,一例庄严,一例郑重,似乎只有那本《噪音太多》还可爱一些,虽然小资了点,但相比起来,更可见一个“私家知识分子”的轨迹,也更可见他这个活生生的人。

  梁文道也是近年来内地及港澳台的红人了,他的成名着实要拜凤凰卫视所赐。梁文道参与的节目,凤凰台专辟有两档,一档是“开卷八分钟”,介绍时新读物,虽仅八分钟,却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而另一档则是“锵锵三人行”,一般是窦文涛、梁文道再搭档一个嘉宾,笑谈时髦话题,嬉笑怒骂,纵论古今中外。

  梁文道的走红,其实说白了,只是电视媒体的走红,并不是梁文道思想的走红,说起来他也真谈不上思想,说来说去都是拾人牙慧的东西,假他之口说出来罢了,只是他比较勤快,看的书多,又博闻强识,节目上能随时随地用起来。但他也仅是个纽带,穿针引线,把这些东西穿起来而已,他就是筋,是韧带,是经纬。他的作用,不是原创性和思想性的意义,他的意义是传播学的意义。你翻看他的书,满书满篇里都是意义,都是思想,但是你找不到人,找不到感情,找不到关怀。或许你说他不是文学家,不承担这样的义务。不错,他是不承担这样的义务,但是我要说的是,你也不要把他捧到一个多么高的地位。

  前几日在广州时,和谢有顺先生吃饭,说到文学的载道与启蒙,他有一句话挺有意思:是不是民主政治实现以后,文学家们就要去死?于我也心有戚戚焉。殊不知, “革命文学”的中心词是“革命”,而不是“文学”,更不是“人”,而在革命的血与火的残酷之外,在思想和启蒙的恢复与伸张之外,却还有待于“文学革命”来抚慰人心人性的褶皱与创伤。所以梁文道最多只能算是现代传播链条上比较重要的一环。

  如今,实在要算是电视媒体最走红的时代。百家讲坛捧红了那么多主讲,凤凰卫视捧红了那么多主持和评论员,这是前所未有的。电视媒体在现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被充分开掘了出来,传播评论,传播见解—你不会分析不要紧,有人帮你分析;你不明白怎么回事不要紧,有人帮你评论。电视不再是靓女帅哥的天下,电视要扮演深度,要扮演智囊,于是各色人等都可以来走一遭,所以阮次山、曹景行、杨锦麟、窦文涛、梁文道们能走红。

  这不由让我想起一句老话: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但是请不要误会,我这不是骂梁文道等诸位,也不是骂凤凰台,我的意思是:这就是那么个时代,贫乏、苍白、庸碌、自卑,所以要借谈思想、意义来掩饰贫乏和苍白,掩饰不自信,最飞扬、最自足的时代是不会奢谈意义和思想的,谈人、谈故事、谈创造就足够了。而我们这个时代的贫乏,说到底,不是思想的贫乏,也不是意义的贫乏,而是故事的贫乏、人的贫乏、人生的贫乏。这也是评论在眼下为什么能那么红火的原因。

  文/林东林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