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前世来生” 何燕江:反面人物少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电影《孔子》“前世来生” 何燕江:反面人物少了
2010年02月03日 10:27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电影《孔子》的“前世来生”

  在电影《孔子》带动国内一股“孔子热”之时,与《孔子》同名的图书也在市场上扎堆现身。近日,电影《孔子》的编剧之一何燕江所著的长篇小说《孔子》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再次引爆“孔子”的话题。据悉,中信版《孔子》是电影《孔子》的唯一完整版原著小说,是迄今最完整、最真实展示孔子一生和春秋大时代的史诗性传记小说。

  近年来,影视书已经成为出版界大力争抢的对象,以《蜗居》、《密战》为代表的一大批图书通过影视剧的人气拉动,同名图书纷纷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据业内人士统计,借着电影《孔子》上映的东风,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了超过二十种名为《孔子》的图书。那么,作为电影《孔子》的唯一完整版原著小说的作者,是如何产生写作计划的?该书与电影有何不同?作者创作后的感受是什么?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对作者兼编剧何燕江进行了深入采访。

  记者:《孔子》的电影和书有何不同,你是怎么理解的?

  何燕江:电影作品和小说在篇幅上有很大区别,第一稿剧本有60万字,这个小说有40万字,电影的容量是两个钟头,两个钟头的剧本容量是5万字之内,实际上最后是3万多字。电影是把60万字缩写为3万字,只能表现小说中间某几个片断。具体选哪个片断,那是导演的决定。

  记者:很多人说不敢“碰”孔子是因为这个选题实在太大了,压力太大,那么你为什么要设计呢?碰触这样一个历史大题材,与你什么情结有关?

  何燕江:2007年初胡玫导演说想做这个题材,开始我是比较反对的,我说孔子是广为人知的,写起来没什么意思。孔子这个人物,我起初觉得他是一个教育家,是坐在这儿天天跟你讲故事的老师的形象,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其实不是这样。在汉代之前,孔子仅仅是百家中的一家,而且我发现仁义礼智信不全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提出的是仁义礼,而董仲舒加上了智,最后由朱熹加上了信成为了三纲五常的五常。这个时候我开始觉得孔子这个人物越来越有意思,因为可以说他是从古至今被歪曲得最厉害的人物,他成了一个工具,每一派要实现政治理想的时候,会说孔子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死了两千年之后被人拿过来说成这样或那样,都有的说的话,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国学大师张岱年说过,盲目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崇拜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现在应该是科学研究孔子的时代。我这本书的创作也是深受这句话的激励而做的一个尝试。这本书里所有的历史事实都是曾经存在过的,至少是有记载的。但是我找的是历史之间的联系,某个事件背后的这些人利益点都在哪里,从中找到一个联系的逻辑线,给每个人设定合理的逻辑线来讲这段历史。

  记者:电影《孔子》上映前后,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版本的题为《孔子》的小说,其中还有胡玫导演的作品。你怎么看自己的这部作品?

  何燕江:我的这本《孔子》是在电影之前完稿,以描写孔子的一生经历为目的。就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较为全面翔实地展示了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从孔子诞生前的鲁国写起,讲述了孔子的家庭,孔父、孔母生平,孔子出生、求学于诸多名师、结婚生子、开办学堂、参鲁政务、周游列国、杏坛讲学,直至七十三岁终老;第二是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他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那个混乱的、“礼崩乐坏”的时代,抱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流传千古的“子见南子”的历史典故,在本书中也有详尽的描写。

  记者:《孔子》小说中令你比较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何燕江:孔子和子路的交锋算是一个吧。子路这个人,说是孔子的弟子,但是他比孔子只小6岁。在孔子的一生里,子路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子路的死对孔子打击很大。在知道子路死的消息以后,孔子很快也过世了。而且在《论语》里面孔子跟子路说的话有四十多处。可见在孔子的弟子里面子路与他的关系很不一般。从历史记载来看,孔子和子路曾经处于敌对方,子路最开始是在季平子家捉拿盗贼,孔子当时和季平子关系不好,在小说里面子路被季平子利用,来为难孔子,孔子给他提出一个问题,把子路难住了,最终收得子路成为自己的弟子,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是这个段落。

  记者:大家都知道,好的传记是很难写的,而作传记的电影就更加难了。那么请问电影《孔子》里面有多少内容实现了你作品当中的孔子?

  何燕江:整个电影都已经实现了,但是区别只在于,确实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电影中没有触及。另外,电影里我们可能看到的反面人物少一些,但是在书里面我们会看到大量的反面人物,这些人都会成为孔子前进的障碍。在这本小说里我们会看到孔子是怎样一步一步突破这些障碍,成为受人尊敬的先贤。

  记者:不少作家都说完成一部作品之后大都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放下,再也不去想,就当从来没有创作过一样;第二种是久久地不能放下,就像谈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样。那么你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

  何燕江:我觉得对孔子的研究永远不会结束。通过我这次编写创作的过程,我理解的孔子讲的礼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规矩,一种对规矩的尊重。就像现在的法治社会,法就是我们当前的礼,就是我们当前的道。孔子当年对这种东西一点儿都不放松,他在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尊重礼法、尊重教化。这个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的精神一直会贯穿在我的生活中。另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精神也激励自己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法制日报记者 蒋安杰 法制日报见习记者 林楠特

  -作者简介:

  何燕江,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曾参与电视剧《汉武大帝》、《努尔哈赤》、《乔家大院》等剧本的创作;曾导演过电视剧《浴血坚持》、《望族》、《晋阳老醋坊》等。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