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邓小平接班始末:对王洪文由希望变失望(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毛泽东选邓小平接班始末:对王洪文由希望变失望(3)
2010年02月05日 07: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江青集团对邓小平复出既恨又怕

  1974年7月18日,毛泽东乘专列到达武汉,住在中共湖北省委东湖宾馆。

  通过对邓小平恢复工作以来的观察,经过离开北京到武汉以来的精心思考,毛泽东终于下定决心把邓小平推到中央党、政、军领导工作第一线。

  10月4日,正在武汉的毛泽东,让机要秘书打电话给在北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副主席王洪文,告诉他:毛泽东提议,由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王洪文接到这个电话后,大为吃惊,受到极大的震动。他没有按照毛泽东的指示马上转告周恩来,而是在当天晚上,把毛泽东的指示首先告诉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江青听了,气急败坏地说:“这不是主席的意见,这是总理的主意。”原来,江青想在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中,当“后台老板”,按照她个人的意图“组阁”,把“四人帮”的成员安排到国务院的重要领导位子上去。毛泽东提议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大大出乎江青集团的预料,完全打破了江青由来已久的图谋。对于江青集团来说,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将会对他们极为不利。但是,毛泽东亲自作出的决定,不传达也不行。

  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江青有预谋地在会上发难,借口所谓“风庆轮事件”,向邓小平挑衅。邓小平在会上据理力争,顶撞了江青。

  当天晚上,江青在钓鱼台十七号楼,私下召集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密谋,派人于第二天乘飞机到长沙向毛泽东告状。江青说,邓小平所以这样吵架,就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反对“文化大革命”。张春桥说,邓小平所以跳出来,可能是与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及对总参谋长的提名有关,这是一次总爆发。王洪文说,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有气,不支持新生事物。

  10月18日,王洪文肩负“四人帮”的使命,乘专机赶到长沙。毛泽东的秘书张玉凤向毛泽东请示后,毛泽东派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把王洪文接到住地。下午2时,王洪文来到湖南省委九所六号楼毛泽东的会客室。

  王洪文首先问候了一下毛泽东的身体情况,然后便转入此行的主题。

  当时在场的毛泽东秘书张玉凤回忆说:

  他说:“北京现在大有庐山会议的味道。我来湖南没有告诉周总理和政治局其他同志。我们四个人(王、张、江、姚)开了一夜会,商定派我来汇报,趁周总理休息的时候就走。我是冒着危险来的。”王洪文别有用心地说:“周总理虽然有重病,但昼夜都‘忙着’找人谈话,经常去总理处的有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王洪文到湖南的目的,实际上是“四人帮”阴谋要搞掉周总理,向毛主席要权。并在毛主席面前吹捧张春桥怎样有能力,姚文元又怎样读书,对江青也作了一番吹捧。毛主席当即严厉批评了王洪文。主席说,有意见当面谈,这么搞不好。你要注意江青,不要跟她搞在一起。你回去找总理、剑英同志谈谈。

  在这次谈话中,王洪文还诬陷邓小平:“看来邓还是搞过去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那一套。”然后,他蓄意借题发挥,诬蔑邓小平:“邓有那样大的情绪,是与最近在酝酿总参谋长人选一事有关。”

  听了王洪文攻击邓小平的话后,毛泽东很不高兴,对王洪文说,有意见当面谈,这么搞不好,要跟小平同志搞好团结。小平同志政治上强,会打仗呢。

  毛泽东从江青的闹事联系到王洪文飞来长沙告状,已经意识到江青是想插手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于是,毛泽东作出了离开北京以后深思熟虑的两项重大决策,并让王海容、唐闻生回北京后,立即将他的意见转告周恩来、王洪文。这两项重大决策是: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