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的“收藏瘾”:将黄花梨的气质蕴然于身(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海岩的“收藏瘾”:将黄花梨的气质蕴然于身(2)
2010年02月05日 09:52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收藏是一种瘾,让人快乐并痛着。其中,最大的遗憾是错过。因为黄花梨诱惑太大,海岩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去看黄花梨不带钱包,只带来回打车的钱。这样,看到中意的黄花梨家具,虽然心痒,但只能忍下。隔一周再去看,如果仍然爱不释手,回来后一心惦记,那么第三周就带上钱包:“但有很多次,第二周去看时,黄花梨就已经被人买走了……”

  当然,收藏中也有意外的“捡漏”。一次,拍卖行公开拍卖黄花梨家具,引来不少实力雄厚的买家。海岩本不抱什么希望,只是让进场的朋友帮忙看时机举牌,不用强求。果然,开拍后竞争激烈,海岩这方正准备放弃,没想到竞价对手被一个朋友的电话影响了注意力。拍卖槌落下,海岩获得了一份意外之喜。

  海岩收藏的黄花梨,达到了怎样的规模?一次,几位收藏界的行家探访黄花梨养习馆,对其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发出了惊叹之声。

  艺术是有心性的,是敬自然、敬人类、敬天地的。但是现在有的艺术家不敬自然、不敬人类、不敬天地,只敬人民币

  自然,收藏的快乐不仅在于占有而产生的快感。

  对海岩来说,收藏黄花梨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空灵飘逸,与中国水墨彩墨异曲同工;景自天成,与各种自然现象息息相关——千百年的风雨铅华,日晖月映,在她的光泽及木质之中留下鬼斧神工——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还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等,古人运用各种仿生的想象将这些纹路比拟出来,足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

  除此之外,对海岩而言,收藏黄花梨也是亲近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对黄花梨越了解,越觉得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国文化的演变、文人心理的演变。这能陶冶兴趣,提高文化品位,增加历史知识。 ”在对黄花梨的一次次把玩以及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种种认知油然而生。

  这些认知,与书本中习来的不同,更形象,更感性,印象更深刻:“你瞧,黄花梨家具取自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造型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比如,看这个圈椅的造型,不正是‘天圆地方’的体现么?又比如,椅子首先强调坐姿端正,其次才考虑舒适度,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认识,反映了文化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志向。 ”

  收藏往往能激发文化思考。从黄花梨中凝结的古代智慧,联系时下的文化现象,海岩常常有妙语迸出:“在中式家具中常有‘以好充次’。比如这张黄花梨椅子的背靠,从正面看,是用小料拼接而成。但转到背面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整块大料雕刻出来的,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态度——既精美又不张扬,力求内敛。表面貌似普通,其实大器所成。不像现在有些人,家里很穷,但出门偏要拿一个LV包,以为炫耀。 ”

  在为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折服时,海岩也对当前一些所谓“艺术家”颇多批评:“古代能产生伟大的绘画、家具、陶瓷、丝绸,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者合一。艺术是有心性的,是敬自然、敬人类、敬天地的。但是现在有的艺术家不敬自然、不敬人类、不敬天地,只敬人民币。做一个艺术品,这种人首先想的是我能赚多少钱,拍个电影前先想想是走票房还是走获奖路线。而没有了心性,怎么能产生入心的艺术? ”

  “一个人说‘爱国’,但如果他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不喜爱,会真正爱国吗? ”

  “‘养习馆’这三个字,是我生造的。但我相信大家都能了解其中的含义。 ”话题转回到黄花梨养习馆上,海岩如此解释。

  说“养”,是因为黄花梨需要“养”,勤使用,勤擦拭,与人亲近,能让黄花梨家具油亮光润。而另一方面,黄花梨也在滋养着人,陶冶性情,习得文化。

  海岩与大收藏家王世襄神交已久。王世襄先生曾有一个夙愿——建造一座四合院,作为明清家具的博物馆。让那些古典家具按历史上的规例,陈设于堂厦厅轩,再现古人生活的完整画面,摹绘古代晨昏的浮世人烟。

  较之现代常见的博物馆,这样生活化的博物馆更容易让后人发思古之幽情,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与中国士人的雅趣禅思。可惜,王世襄先生的这一愿想至今未竟,给后人留下无限期盼。

  建造黄花梨养习馆,正是为了完成王先生的这个夙愿:“我想尽我的能力建造这个养习馆,供人学习、体验和交流。我和我的家人说过,这个养习馆,我会留给社会,不留给子孙。 ”

  近年来,通过其文章、演讲、电视和网络传播,海岩对黄花梨艺术和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出任中国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撰写的万言长文《满城尽带黄花梨》更是成为许多人初识黄花梨,并由此喜欢上中国木作文化的入门读物。

  站在“2009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的领奖台上,海岩如此抒发自己的心声:“在人类的历史上,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几千年万劫不散,是历史所罕见、人类所罕见的,这依靠的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现在,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值得忧虑。一个人说‘爱国’,但如果他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不喜爱,会真正爱国吗? ”

  海岩的忧虑之思,引发了场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很多人对我说,中国文化曾有过几次濒临灭绝的时候,但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不要杞人忧天。我说,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网络时代和全球化的时代,从未出现过外来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局面。资本的力量和传播平台的强大,正在将年轻人的心拉向西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所有人为中华文化的继续传承做出努力! ”

  走下领奖台,海岩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问,《阿凡达》你看过吗?海岩答,没看过,但是听很多人说不错。记者接着问,“你认为《阿凡达》这样的西方文化不好吗? ”海岩回答:“《阿凡达》是西方的优秀文化,我们中国人应当吸收它优秀的地方。但是它所传导的理念和中国文化并不完全一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的核心是英雄拯救人类,甚至是美国拯救人类,但是中国的文化提倡的是和谐,‘小我大公’,讲求共性、中庸,减少冲突,讲求彼此的相融。 ”

  海岩反问那位记者:“你觉得世界上只有美国文化,世界就美好了吗? ”记者停顿了一下,回答说:“我明白了”。

  “这时,我看到一直给我们录影的摄像师,一个时髦的年轻人,一手扛着机器,一手跷起了大拇指——这说明我说服他了。这让我感到欣慰。 ”海岩说。

  海岩的收藏经

  ●普通百姓搞收藏,我建议大家要注意三点。

  首先,所收藏的东西的价值,应该在全国(最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定历史延续的承认。比如翡翠、钻石、田黄石等,它们的价值是历史公认的,不因后人说不好而不好。譬如黄花梨是“木中之王”,黄花梨家具在中国有400多年、在世界有100多年被推崇备至的历史。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国家博物馆和著名的私人博物馆都藏有明式黄花梨家具。

  第二,资源稀缺,最好具有不可再生性。野生黄花梨生长缓慢,一块黄花梨大材非千年而不可得。我们现在人工种植的黄花梨只能留给千百年后的人类享用。这保证了黄花梨价值不会高低起伏。只可能随着岁月流逝而升值。

  第三,真假易辨。不少古董真假难辨,外行的人往往上当受骗。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最好选择真假易辨的品种收藏。何谓真假易辨?比如啤酒,百威和青岛还是容易辨别的。但是矿泉水呢,一般人就辨不出来是哪种牌子。

  ●中国人对价值的认同往往首先来自材料,而材料必须具备四个要求,才具有实在的价值。那就是美丽、耐久、稀有、纯粹。黄花梨木的美丽众所周知。明末清初其野生林就已濒临绝迹,黄花梨与紫檀木并列硬木之首,有万年不腐之功。因此,没有拼补掺假的黄花梨家具,其价值是比较可信的。

  ●我收藏起步晚,收藏古董黄花梨已错过时机。当时一个明代的黄花梨座屏拍卖价已达数百万美元。我想,收藏的范围越小,进步越快。在一块土地上深耕细作,就能自成一“家”。我写小说的时候,就专写公安题材,把一个题材写深、写好了,就有存在的意义。收藏同理。很多人的收藏杂而不精,反而事倍功半。我在收藏的最初就定了一个范围,在中国传统家具(也就是明清家具)范围内,主要研究学习明式家具。在明式家具中,主要收藏黄花梨家具。在黄花梨中,主要收藏新仿黄花梨家具。因此,当前在收藏新仿明式黄花梨家具的人群中,我的收藏是有些影响力的。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