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洗礼的军邮:呈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战火洗礼的军邮:呈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2)
2010年02月08日 13: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如何鉴别军邮实寄封

  近些年来,随着军邮实寄封市场价格的飙升,赝品也渐渐多起来。这些仿品或参照真品复制,或采取“移花接木”的方式。后者采用老旧信封,特别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志愿军和解放军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老旧封片,将同时期的普通平信实寄封上的真邮票 “移花接木”到老旧军邮封片上。这类赝品因信封或明信片、邮票是真的,只有邮戳是假的,故欺骗性较大,鉴别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专家建议在鉴别真假军邮实寄封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信封、明信片纸质、格式真伪的鉴别。如解放区封等早期信封、明信片所用纸张均比较粗糙,在格式上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的作伪者采取一些作旧方法,甚至故意造成“残封”“残片”,需要仔细鉴别。

  第二,对封片字体的鉴别。我国于1956年1月开始在全国推行简化字。如“人为杜撰封片”中的“解放区实寄封”,就出现过简化字,一望便知其真伪。1956年以前的实寄封中,如果出现简化字,就可以断定为赝品。

  第三,对邮资票品真伪的鉴别。普通实寄封和军邮实寄封上的邮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标准。譬如,“区票”的邮资标准非常复杂,各个根据地、解放区以及与“国统区”邮政往来的标准颇不一致。这需要藏家潜心研究不同阶段的军邮历史。

  第四,对戳记、制式、邮路、日期、油墨真伪的鉴别。军邮实寄封的戳记,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其制式、油墨亦有很大差异。真实的实寄封,收寄戳和落地戳在邮路和投递时日上应相符合,投递区与落地戳也应相一致。否则,可断定为赝品。

  此外, 在收藏军邮实寄封时,藏家一定要保持其上佳品相,即具有完整的收寄人名址、邮资凭证和戳记等,挂号、快件、超重、欠资等特殊邮件必须有相关的戳记或签条,戳记必须清晰可辨。除战地封、海难封外,封片表面不能有太多的污损痕迹。否则,即使是真品,也会大打折扣。

  揭开“机密公函”的神秘面纱

  在邮集《中国军邮史(1945—1954)》中,寇磊不仅收集到贴有方寸邮票和盖有邮戳的实寄封,还有其他在战时和特殊时期的军用邮品,因存世稀少且能体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而更显珍贵。在这些珍品中,一封从渤海纵队政治部寄往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的“机密公函”特别引人注目。寇磊告诉记者,这个实寄封是他于2005年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拍下来的,这种公函因特殊人物传达特殊事务而寄,带有机密性,流传到市面上少之又少,是非常珍贵的军邮收藏品。

  然而这封“机密公函”的神秘面纱是谁揭开的呢?据寇磊介绍,这样珍贵的邮品之所以能传至民间,还要追溯到集邮大家沈增华。新四军老战士沈增华曾是舒同部下,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了这一信封。2005年,沈增华老人拿出部分军邮珍品进行拍卖,这件神秘的“机密公函”被寇磊以2.6万元拍下来。“那次拍卖会有很多难得一见的军邮精品。”寇磊说,之所以当时只拍下这一件特殊的“公函”,是与他的家庭出身分不开的,因为寇磊3个伯父都曾是渤海纵队的军人。“那场拍卖会拍出的邮品在此后交易中,价位都是当年的2到3倍。”寇磊告诉记者,那件“公函”别人出再高的价他也不会卖。

  十个邮戳“穿越”五个解放区

  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的深圳军邮藏家寇磊现在已是深圳邮品藏家中的前辈,头顶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邮展评审员、中国邮戳研究会会长、深圳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等头衔,是个不折不扣的“军邮专家”。在部队长大的寇磊自小爱好集邮,尤其对军邮情有独钟。他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外广泛收集各种珍贵的军邮,经过10多年的搜集整理,编成一本《中国军邮史(1945—1954)》。这本邮集精选了数十件罕见的军邮实寄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1945年至1954年间中国军事邮政的历史。该邮集曾代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参加了素有“邮品奥运会”之称的“世界邮展”,并多次获得金奖。

  翻开邮集《中国军邮史(1945—1954)》,一封盖有10余个邮戳的“拥军邮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寇磊介绍,这个实寄封是一名普通战士于1948年从东北寄往山西老家的平信。从东北寄出时邮戳日期为1948年6月23日,到达收信地的邮戳日期为11月 20日。“这是一封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信,它穿越了5个解放区,冲破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层层关口,最终才安全到达目的地。”寇磊告诉记者,当时全国还没有解放,信件不能直接穿越国统区,只能从一个解放区转到另一个解放区。这封信从东北解放区发出,至冀察热辽、冀中、晋察冀再到晋绥,辗转了5个解放区才寄到战士家中。“这就是军邮的特殊性,从一个普通的发黄实寄封就可以看出特殊战争年代的历史背景”,军邮呈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在这个实寄封上记者看到一个很醒目的黑色邮戳,“这是邮戳中据知唯一存世的‘冀察辽军邮总局’日戳”,寇磊告诉记者,是唯一存世且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因而这件看似普通的平信显得弥足珍贵。这封邮品是一个文物商在军属家中搜集到的,当时为了得到这件邮品还费了番周折。那时寇磊从文物商那儿得到信息后,就认为是件珍品,嘱咐其将复印件传到深圳。结果,第二天该邮品就被人买走了。为此,寇磊懊恼了许久。“不过我还是很幸运,收藏军邮有时是要讲究‘机缘’的。很多藏品本以为再也碰不到了,结果绕了一圈还是又来到你身边。”说起这件机缘巧事,寇磊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让他惊喜的是,4个月后圈内人士拿着这件邮品找到了他,他真是喜出望外,再也不会让它擦肩而过了,于是他花血本买下了这件珍品。

  本报实习记者 彭雪屏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