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煮”锄头不仅是行为艺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村民“煮”锄头不仅是行为艺术
2010年02月24日 09:0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南方农村报》昨天头版头条报道了化州同庆镇村民搞的一项行为艺术:“煮”锄头、“吃”泥土。那还是今年1月7日,几十位村民围坐在几张凳子旁,一副即将开饭的架势。而凳子上的三个碗中分别盛着石头、沙子和泥土;一旁临时搭建的灶台下稻草正在熊熊燃烧,灶上的铝锅里却放着几把下田用的锄头。

  这两年艺术家之类搞的行为艺术屡见不鲜,因为“很爱拿裸体和鲜血来说事”,每每要吓公众一跳,虽然与他们想要宜人的出发点正好相反。也许诸多行为艺术“ 审美”过于超前的缘故,令人难免感到哗众取宠的成分居多。农民搞行为艺术,听着很新鲜,读罢方知其中的沉重。他们是在抗议,抗议村里的耕地被学校违规用于建设。当然,他们的抗议无效。2月21日,新校区照样举行了落成庆典。并且,镇委、镇政府不计前嫌,大度地邀请搞事村民前来参加,令村民感觉“就像强抢了我们的女儿,还要请我们喝喜酒一样”。不知道,镇委、镇政府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还是他们有意再现当年淮阴侯韩信未达之时所受的“胯下之辱”那一幕。

  韩信被刘邦杀头之前,曾经慨叹“飞鸟尽,良弓藏”;化州农民显然受此启发,慨叹“良田尽,锄头亡”。人们也许都还记得,在去年岁末闭幕的世界粮食安全峰会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主动发起的24小时绝食行动,他是要以此警示人们关注饥贫,吸引得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加入进来。对比一下,绝食这种常见的俗套子显然不够化州农民创意。“食”,一味地“绝”总是不行的,除非学定了饿死不吃周粟的伯夷、叔齐,否则终归得“ 吃”。而没地种庄稼了,吃什么呢?“煮”锄头、“吃”泥土吧?这种抗议,“此时无声胜有声”。

  “煮”锄头、“吃”泥土式的抗议,实际上具有相当的警示意义。放眼全国来看,随意占用耕地而以冠冕堂皇的名义扩建学校、另辟新城,是一种极其普遍的做法。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这条红线。对这条红线,杞人们莫不忧心忡忡,当然,著名的茅于轼先生在此之外,他的三个观点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一、现代中国,基本上不会发生粮食安全问题;二、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没有必然关系;三、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再当然,人家不是这么武断的三句话,而有一套学说来支撑。可以肯定,和这种超大牌专家进行理论,横竖我们要败下阵来;况且我们只是凭耳闻目睹来说话,眼见得耕地被肆意祸害而已,像中药的成分那样,缺少“科学化”作支撑。但如果我们的耕地就这么锐减下去,他所相信的“市场会进行调节”,恐怕只能是国际市场了。相形之下,我倒更愿意相信同样著名的袁隆平先生的一句话:“谁能养活中国?我们只有靠自己!”粮食安全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明天的粮食在哪里?也许轮不到我辈杞人忧天。但这样的杞人多了,对社会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坏事。

  潮白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