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烈士遗骨的发掘和安葬:胫骨上还有铁镣(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方志敏烈士遗骨的发掘和安葬:胫骨上还有铁镣(5)
2010年02月25日 16:00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迟到的葬礼 无限的哀思

  1976年10月,是个不寻常的金秋。随着“文革”宣告结束,共和国的命运有了良好的转机。1976年底,张伟纳郑重地向省公安厅领导报告了烈士遗骨保存的情况。这时省委相关领导也得知毛主席早为烈士题写有墓碑铭。

  早在1964年5月21日,副省长王卓超致信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请他转交江西省委请求毛主席为烈士墓碑题词的信。同年11月9日毛主席亲笔题写了“方志敏烈士之墓”后,在差人交与汪东兴转交江西省委时还亲笔附言:“写了一张,请汪东兴同志转去,不知可用否?”有位专家说,毛泽东一生题写的墓铭寥寥,而此幅是他题写的最后一个烈士墓铭,可见他对方志敏烈士怀有特殊的情感。因此,省委立即指示,重新抓紧基建工程,早日安葬烈士遗骨。

  1977年8月6日是方志敏烈士殉难42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人们终于迎来了一个迟到而隆重的葬礼。

  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前,张伟纳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在省公安厅领导的陪护下,庄重地捧出遗骨箱,把他珍藏达20年之久的9块烈士遗骨,当着各有关领导及烈士亲属的面如数清点,然后用红绒包好放进汉白玉特制的棺内。灵棺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夹道护着灵车缓缓开出,驶向墓地。

  陵墓修建在梅岭一个山岗的半腰间。站在墓前环顾周围:前边是滔滔不歇的赣江,后面是绵绵不尽的山峦。一条长长的绿色甬道从山脚通到山腰,两行挺直翠绿的柏树,排列在烈士墓前。两棵威严挺立的雪松,像忠于职守的哨兵,将长年守护着烈士英灵。

  省市各界代表千余人来到墓地参加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安葬仪式由省委主要领导人杨尚奎主持,江渭清同志作讲话。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敬送了花圈。

  人们怀着异常沉重和无限敬仰的心情,站在烈士墓前深深地三鞠躬。此时,满头白发的方志纯格外激动,他一把拉住张伟纳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伟纳同志,你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陈家鹦)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