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光:赵本山的《捐助》误导公众会成世界笑料(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徐永光:赵本山的《捐助》误导公众会成世界笑料(4)
2010年02月26日 08: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未来30年中国基金会的发展会让世界感到意外

  中国青年报:感觉您所说的“传统慈善”最近很多,而且这种慈善关系不仅局限在了亲友邻里之间。比如有网友将被弃无肛门女婴带到北京救治,还有网友发帖资助贫困大学生每人200元返乡等。您觉得“传统慈善”会成为我们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吗?

  徐永光:美国有170万家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全国10%的工作岗位,而中国民间组织从业人口在服务业中才占0.3%。慈善组织少,特别是专业细分的服务类慈善组织少,与社会上慈善救助和服务需求多,形成很大反差。因此,民间自发的救助服务会自然活跃起来。我对此持赞许态度。

  这些行为一般都有志愿者参与,有的虽然没有组织依托,但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规范意识,甚至懂得将财务收支公开。如一个名为“天使妈妈”的志愿者团队。这个团体包括大约30名海内外核心志愿者。他们开始时通过网络宣传和筹款,为烧伤致残儿童和各类困境儿童安排手术和康复援助,后来挂靠在慈善组织下面开展工作。2008年,他们还获得了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这些草根组织做了许多类似传统慈善的事情。其实,他们希望走现代慈善规范管理的道路,只是客观条件不具备。

  中国青年报:您觉得我国当下的慈善事业做得如何,像南都这样的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情况如何?

  徐永光:中国的慈善事业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大家都了解的民间组织登记难、获取本土资源难等制度屏障。但汶川地震之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公众参与慈善的热情越来越高,这无疑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社会动力。

  中央已经提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也给民间慈善事业发展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中央财政和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政府,都开始面向社会组织采购公共服务了。一些地方民间组织登记注册难的僵局,也有所松动。

  最值得关注的是,根据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私人和企业创办的非公募基金会得以破茧而出。到2009年的短短5年间,非公募基金会从无到有,已经注册成立846家,数量直逼已经发展了30年的公募基金会(991家——编者注)。更令人兴奋的是,因为私人财富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巨型私人基金会已经出现。

  去年,有两位福建籍企业家相继亮相:上半年,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宣布要捐出价值40亿元人民币的福耀玻璃股票,成立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河仁基金会”,因此引发了捐股能否成立基金会的争论,促使财政部在当年发出了《关于企业公益性捐赠股权有关财务问题的通知》,明确捐股可以捐赠给基金会。下半年,福建富豪陈发树给刚刚成立的新华都基金会捐股票83亿元,使这家基金会一夜之间成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会。

  当然,当财富的力量开始关注公益领域,当“富人慈善”开始成为我国民间慈善发展的重要动力时,如何做到散财有道,让取之不易的财富在投入公益慈善领域时产出更大效益和社会资本,是一切有慈善心的企业家和富人必修的新课程。

  可以预期,在接下来的10年到20年期间,将是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高潮期。这与世界各国基金会的发展规律基本吻合。去年10月,我率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代表团赴美访问,在哈佛大学的一次会议上,我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令世界感到意外。我相信,未来30年,中国基金会的发展也会让世界感到意外。有可能是美国老大,中国老二。”访问团的中国同行皆以为然。

  记者 马明洁 肖舒楠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