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揭示恐龙如何演化为鸟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徐星:揭示恐龙如何演化为鸟类
2010年03月08日 10:42 来源:科学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科学家》专访徐星:揭示恐龙如何演化为鸟类

  世界知名科学刊物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最近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并于2010年2月17日出版的《新科学家》专访栏目中对徐星近年来有关鸟类起源研究的系列成果进行了介绍。

  《新科学家》的专访栏目一般采访某一研究领域具有世界影响的学者,就其研究成果和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合报道。

  在这篇题为“徐星:揭示恐龙如何演化为鸟类”的报道中,《新科学家》专栏记者Phil McKenna对徐星近十几年来在鸟类起源研究方向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进行了介绍。鸟类起源研究是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最热点的方向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国学者从包括化石形态学、系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虽然有关鸟类起源的主流假说——鸟类恐龙起源说——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接受,但是人们对于这一演化过程的理解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新科学家》介绍了徐星和合作者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的重要进展,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的化石发现及基于这些化石发现得出的新结论和新假说的影响力。

  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两个方向——羽毛和飞行起源研究方向,徐星和合作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通过研究发现于我国辽宁和内蒙古的保存有软体组织印痕的恐龙化石,徐星为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提出了新的演化假说。尤其是四翼恐龙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的系列化石发现揭示了鸟类起源过程中一个过去未知的环节,极大改变了我们对于这一演化过程的理解,将对飞行起源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在有关鸟类起源的时间序列问题上,徐星与合作者在辽宁和内蒙古的侏罗系地层,尤其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侏罗系地层中发现的多种似鸟恐龙化石填补了若干进步兽脚类恐龙类群在侏罗系地层中的化石空白,极大提高了化石纪录和系统发育假说之间的弥合度。

  在专访中,《新科学家》还介绍了徐星从事恐龙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他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些研究项目。另外,专访也提到了在中国从事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学者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加强,这得益于中国得天独厚的化石资源,也和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古生物学者有关。中国的学者不仅在传统的古生物学研究方向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他们还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徐星与合作者在有关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以及鸟类手指同源问题的研究中,密切结合现代发育生物学和现代分子系统学的资料和方法,使得有关研究成果产生了更为广泛影响。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