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爸爸王近山:打仗疯劲十足 离婚诉状弄丢将星(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忆爸爸王近山:打仗疯劲十足 离婚诉状弄丢将星(2)
2010年03月12日 10: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王媛媛和司机爸爸一家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这些都是我当兵后,听爸爸过去的战友给我讲的。在我当兵以前,对于爸爸的这一面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把我给了司机爸爸。我上小学、中学,直到当兵之前,都叫“朱元元”。1969年,司令爸爸复出,为了参军,我的朱爸爸让我改回原姓。

  说这个“两个爸爸”的故事就得说说抗美援朝了。抗美援朝的故事我曾经听过许多了解当时战争情况的人,也听司机爸爸和大哥都讲过。

  爸爸是1951年到的朝鲜战场,经志愿军部队的重新整编,他担任三兵团代司令,指挥5个军作战。

  据说爸爸依然“疯劲十足”。当时敌我装备悬殊,我军一个军的军事装备还不如美军一个团,美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据说当时志愿军司令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白天都不行动,只有到了晚上我军才能出动。司令员爸爸是个例外,非要白天出去看地形,说只有白天才看得清楚,有时连警卫员都不带就往外冲。他的司机朱铁民也是个贼大胆,敢于舍命相陪司令员奋不顾身驰骋疆场。他们就这样在朝鲜战场上侦察了三天三夜,司机爸爸使出浑身解数躲着敌人的疯狂轰炸。

  第五战役失利后爸爸在志愿军司令部总结五次战役的会议上大发雷霆,他把一个伤兵要见见美国大鼻子的话也捅到了会议上。他不管不顾地说:“我们的兵连美国人都没见到,就让人家给拍了,这么打仗怎么行?这是放羊撵狗的打法,不讲战术!这样打滥仗,是葬送军队,是拿我们的兵去送死!……”没有人敢如此大胆地冲着总部领导发火,这也就是“王疯子”。后来毛主席还专门把爸爸召回北京对此次事件进行调查。毛主席总结此次战役的失误,说“各级领导都有一定的责任,但又不能负全部的责任”,并且还少有自责地说:“是打急了、打大了、打远了。”

  爸爸一生中指挥的最后一次著名战役就是上甘岭战役。当时的朝鲜战争联合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美国四星上将范弗里特,为了在即将退役之前,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功德圆满的句号,而赌气在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小小的无名高地五圣山,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震惊世界的战役,谁想他命运不济,遇到了 “王疯子”。

  上甘岭这块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原是秦基伟叔叔率领的十五军的防区。十五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隶属于陈赓率领的四兵团,到了朝鲜战场才归属三兵团管辖。后来战斗越打越响、战役越打越大,联合国军在此发动了强大的“金化攻势”,投入大量火力兵力,每天都向上甘岭高地倾泻几十万发炮弹和成百上千吨炸弹,十五军在给对方以大量杀伤的同时自己也伤亡惨重,打到第7天,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已经几乎要打光了。危急时刻,司令爸爸打电话:“秦基伟,你撤下来,我让十二军上!”秦叔叔说:“我不下!死了也不下!”爸爸说:“那就一言为定,十五军不下!不过,十二军也要上,我把十二军配属你指挥,怎么样?再增调些炮兵,还有一个喀秋莎炮团!”

  谁都知道十二军是响当当的王牌军,把这样的主力部队配属给十五军,这种支持和信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要兵团首长信任我,我就咬牙打下去,保不住上甘岭,我提头来见!”

  就这样,在上甘岭战役最关键时刻,本来正在换防去后方修整的十二军中途奉命立即返回前线,投入战斗,并由李德生副军长带着所属部队上了阵地。爸爸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说:“李德生一上去,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开始肖永银叔叔还跟爸爸提出部队指挥权的归属问题,意思是十二军要打就要名正言顺。司令爸爸当时就火了,说:“到了这时候还考虑那么多?!你们先打,交十五军指挥,等打完仗再说。”

  李叔叔带着十二军两个师四个团的兵力,配合着十五军坚守无名高地43天,其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可歌可泣、惊天动地。这场战役,由两个连阵地的争夺,发展成了战争史上罕见的战役规模的持续激战,敌人投入兵力达6万余人,最终以损失2.5万余人、损失飞机270多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的惨败告终。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震惊世界,让美国人和全世界都扎扎实实地领教了“王疯子”的厉害。

  “然而,在此后乃至今天,上甘岭战斗成了一个‘悬案’,除了志愿军的档案中记载了十二军将士的英勇与牺牲外,历史却将它的功绩漫不经心地抹去了。由于指挥权的问题,也由于宣传媒介的作用,公众舆论只知道十五军打的上甘岭,而鲜为人知十二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所建树的殊勋……”很多年之后,肖叔叔是这样说的,“十二军中有4500多名将士的血洒在上甘岭上,他们已经永远不可能听到《上甘岭》电影中的插曲‘一条大河……’”

  司令爸爸打起仗来从来都是以胜利为骄傲,而不去计较是谁的功劳。他曾经问过在上甘岭作战中立了大功的李德生叔叔:“你的仗打得过瘾吗?”李叔叔说:“过瘾!”爸爸又问:“痛快吗?”李叔叔说:“痛快!”爸爸说:“那不就行了嘛!军人,要的就是有仗打、打胜仗,别的不要去计较!”

  但是司令爸爸不只是铮铮铁骨,也有柔肠,所谓侠骨柔情吧。他跟配合默契的司机朱铁民早在解放战争的几场战役中就出生入死、患难与共,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上下级的关系,甚至比亲兄弟还亲。在朝鲜战场上更是共同闯过几回鬼门关,当爸爸听到这位战友加兄弟的心里话: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孩子时,司令爸爸沉思之后慨然说:“别着急,等我们回国后我给你们俩找最好的大夫。如果还是不能生育的话,我回国之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送给你!”

  这句话决定了我的命运,爸爸他们是1953年1月回国,我是1953年11月出生的,爸爸一诺千金,真的把我送给了朱爸爸,从此我就有了两个以不同方式爱我的爸爸。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