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组建过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中国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组建过程
2010年03月18日 15:0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组建新中国第一支空降兵部队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选派刘亚楼同志率王弼、吕黎平等人赴莫斯科,与苏联有关方面商谈帮助我国建立空军的问题。

  刘亚楼遵照中央指示,与苏联空军的负责同志进行了磋商。同年11月,中央经过认真研究,由政务院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为中央起草了组建空降兵部队的决定。1950年2月15日,新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聘请顾问41名,订购降落伞300具,为新中国空降兵部队的组建创造了条件。

  1950年4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抽调人员组建空降兵部队。

  空降兵部队组建起来后,干部、战士有了固定的单位,组织上落实了,思想也随之稳定了一些。但由于全国胜利后,部分同志滋长了和平麻痹思想和居功骄傲情绪,以及对跳伞有顾虑等原因,部队思想问题较多,纪律松懈,有些人不想干伞兵,甚至有的逃离部队。据此,旅党委决定集中两周时间,普遍进行一次思想政治教育。

  与此同时,全旅官兵普遍进行了队列训练和行政管理教育、纪律教育,并进行了军训前的物资器材的准备。特别是对营房的整修,在空军工作组的具体帮助下,本着勤俭节约、因陋就简的原则,尽量改修旧房,不盖新房,将马厩全部改为住房;卫生连和军械仓库都是利用旧房;旅的“礼堂”也是利用一个大仓库,没有座椅,全旅每人做了一个小木凳,开会时自带使用。当时只新建了一个必备的伞库和烘伞房。再就是为照顾苏联顾问的生活,把一栋旧二层楼修整了一下,增加了取暖和卫生设备,也没有建新房。旅机关办公室,是利用一栋已烧毁的仅存四壁的两层楼重建起来的。这样做,既为国家节省了开支,又很快满足了部队组建的需要。环境虽然艰苦,但经过教育,部队干部战士能正确对待。

  1950年9月17日,旅在开封营区召开了成立大会。首先组织了阅兵式,接着宣读了华东军区、第3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等首长发来的贺电、贺信,给全旅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第3野战军周骏鸣副参谋长代表中央军委给空军陆战第1旅授军旗,并讲了话。河南省人民政府牛佩琮副主席、河南省军区陈再道司令员、苏联顾问团长沙别里车夫相继讲话,热烈祝贺这支部队的成立,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旅长王建育代表全旅指战员进行了庄严宣誓。宣誓后,在雄壮的军乐声中,由副旅长方铭率领进行了分列式,部队以良好的军容,整齐的步伐,展现了伞兵的雄姿。从此,新中国有了第一支空降兵部队,并将9月17日定为空降兵诞生纪念日。

  9月27日,中央军委根据3野副司令员粟裕的建议,经毛主席批准,决定将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第7总队(即伞兵总队)中的部分人员调归空军陆战第一旅。第7总队是1949年4月15日起义的国民党伞兵第3团改编而成的。按照思想表现好,身体健康,到部队后有适当工作安排和本人自愿的原则,挑选了30余名干部、350名战士,由总队长率领于10月11到达开封,加入了我军第一支空降兵部队行列。

  陆战第一旅成立后,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使指战员迅速掌握跳伞技能和空降敌后作战的战术、技术,以便能担负解放台湾的作战任务。为此,从1950年9月18日起,即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突击训练。能否掌握跳伞技能,是伞兵区别于陆军的主要标志,也是战术训练的前提,当伞兵不会跳伞,执行作战任务就无从谈起。因此,闯过跳伞关,是训练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大家对跳伞从未见过,更谈不上自己从飞机上往下跳了,故而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和顾虑。为了胜利闯过跳伞关,旅党委按照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原则,动员大家既要积极地学、树立一定能学会的决心和信心,又强调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在训练部署上争取首次跳伞成功,以积累经验,培养骨干,树立信心,鼓舞士气。

  鉴于伞勤骨干力量和伞的数量有限,旅采取了地面训练普遍开展、实施跳伞分批进行的办法。在旅成立大会的第二天,便抽调了部分干部和骨干突击进行伞降试验训练。在顾问的直接指导下,仅仅经过11天的地面训练,大家便掌握了跳伞的动作要领和叠伞技术。

  9月29日,部队在开封市南郊组织了新中国伞兵第一个跳伞日。旅司令部作战科长王佑民、伞兵科长何广田等62名干部战士进行了首批试跳。在第一架飞机上第一个跳出的是战斗英雄、1营营长崔汉卿,其他干部战士也紧跟着勇敢地跳出,都安全着陆。在现场参观的全旅指战员见此情景无比兴奋;跳下来的同志怀着胜利的激动心情,向旅领导报告:“首次跳伞成功!”

  旅领导亲自给62名同志佩挂了跳伞纪念章,这次试跳,揭开了“从天而降”之谜,极大地鼓舞了干部战士跳伞的信心和勇气,全旅上下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要求跳伞。

  在首次跳伞成功之后,部队一方面抓紧培训骨干,组织他们多跳,积累经验,并学习伞降训练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组织部队突击伞降训练。当时,全旅仅有11名能够组织训练的伞勤骨干,仅有两架用于地面练习出机门动作的C一46飞机外壳,降落伞仅有300具,练习着陆动作用的84个平台,是按照苏联顾问要求的尺寸,发动群众自制的。为了使伞降训练既稳当、安全,进度又快,确定在普遍开展地面训练的基础上,集中骨干和训练器材,以营为单拉分梯次实施空中跳伞,广大干部、战士抱着迅速掌握跳伞技术,尽快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伞兵的决心,始终保持了高昂的练兵热情。经过紧张的地面训练,到1950年11月底,跳伞人数已达2032人,至1951年3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全旅身体合格的干部战士都完成了3至5次跳伞任务,末发生严重事故。3月14日,还组织沈元珍、李朝旭、毛镇夷、凌冲珪等4名女翻译进行了第一次空中跳伞,她们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女跳伞员。

  叶莫安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