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爱丽丝》童话变惊悚 挖兽眼斩龙头少儿不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3D《爱丽丝》童话变惊悚 挖兽眼斩龙头少儿不宜
2010年03月26日 14:19 来源:福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鬼才”导演蒂姆·波顿和“万人迷”强尼·德普创造的童话世界,大概算得上是最“不儿童”的了。这一次,全世界最广为流传的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也难以“幸免”——这部将于3月26日登陆全国各大影院的3D巨制,因存在部分恐怖幻想和暴力画面而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列为PG(家长指导)级别影片。因此,对家长们来说,先给孩子打一剂关于蒂姆·波顿电影的 “预防针”,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电影与原著大相径庭

  蒂姆·波顿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与刘易斯·卡罗尔的原著大相径庭,不仅走的是蒂姆·波顿惯用的气氛诡异路线,其中还有些“儿童不宜”的画面。

  从国外影迷的观影反馈来看,片中不乏如挖掉怪兽眼睛、斩下巨龙头颅等血腥场景,角色造型也颇为怪异,尤其是在特技的处理后,片中“疯帽人”德普的眼睛看起来会比一般的大15%,“红桃皇后”海伦娜的头也是正常人的两倍大。

  为此,影片的放映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了限制,比如,美国将影片定为PG(家长指导)级别,建议家长陪同孩子一同观看;我国香港地区则将它定为IIB,同样表明影片非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电影。

  不过,《爱丽丝梦游仙境》在经过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审核后,最终毫无删减批准在内地放映,有专业人士也认为,目前能通过审查的引进片已尽可能做到了“老少皆宜”。

  波顿向来“儿童不宜”

  《爱丽丝梦游仙境》并非蒂姆·波顿和迪士尼的第一次合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迪士尼公司就一眼相中了年轻的蒂姆·波顿。不过,他脑子里那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却有些不合时宜。

  1982年,他为迪士尼公司制作的首部动画短片《文森特》,被认为过分阴暗不适于儿童观看而未能公映。两年后,蒂姆·波顿又创作了由弗兰肯斯坦传说改编的真人短片,同样被认为不适合儿童观看而遭禁。

  成名后,蒂姆·波顿依然以他独特的方式表现童心,他与强尼·德普合作的《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就是一个“非典型”的童话,浓烈而又颓废的色调,再加上残酷荒诞的人物、环境、情节设定,让影片难逃列为PG(家长指导)的命运。更不要说两人合作的 《僵尸新娘》,虽然是动画制作,却也绝对是献给成年人的作品,与少儿无缘。

  不过,在迪士尼公司看来,如今的波顿或许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迪士尼公司亚洲区市场及推广总监卢凯恩就表示,波顿版《爱丽丝梦游仙境》是送给童心未泯的成年人的。迪士尼充分相信波顿的艺术风格和独特视角,相信他创作出的是“一部纯正的适合所有观众的迪士尼电影”。

  年轻人将成主要受众

  当然,对于波顿的粉丝来说,小小的“儿童不宜”算不了什么,艳丽、古怪的幻想世界才是他们的最爱,甚至有国内粉丝在看过预告片后戏称:“如果波顿不颠覆不古怪,我还不喜欢呢! ”事实上,上映后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势如破竹,已连续三周荣登北美和全球票房冠军。

  从北美地区的统计数据看,为《爱丽丝梦游仙境》贡献最多票房的不再是迪士尼的传统目标受众——父母带着小孩一同观影的家庭型观众,他们只占到观众总数的39%。从性别和年龄来划分,女性观众高达55%,25岁以下的观众也占到了54%,其中大部分都是蒂姆·波顿和强尼·德普组合的忠实观众。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观众习惯于简单地将动画片及类似《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样的童话改编影片单纯等同于儿童电影,这其实是一种误区,现在看这类影片的,应该是大人多过儿童。除了大人陪着孩子去看,也有白领是为回忆童年去的。同样,迪士尼方面也对“爱丽丝”即将展开的“中国之路”信心十足,虽然谈票房为时尚早,但相信影片在“吸引年轻及非家庭群体”的同时,依然是一部适合所有年龄段观看的影片,希望中国观众也能欣赏并喜爱这部电影。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