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能支持民族艺术?白先勇真不了解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企能支持民族艺术?白先勇真不了解
2010年04月09日 09:44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民族文艺,昆曲、黄梅戏等,想要打到国外去,谈何容易?

  贾府的生活是腐化的,包括它有自己的戏班。

  大观园修建后,贾琏去姑苏采买了一批文艺少女,如藕官、芳官等,她们被安顿在荣国府,有专人负责。戏班有专业的教习老师,平时忙着排练,节日也不休息,到了公子小姐们的生日,或者其他庆祝日,她们便被派上用场了。

  古代的消遣少,贾府养戏班,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扶持了文艺发展。现在的娱乐多了,民族文艺早不占人们生活的主导,所以对民族文艺的扶持也越来越少,尤其是国企,民族文艺压根就入不了它们的“法眼”,外国文艺才是它们扶持的对象。

  说这么多,是因为看到了白先勇的一段话,他说:“国内有那么多大企业,假如一年拿出1000万,推着他们(指苏州昆剧院)到处去演,工商银行《牡丹亭》全球巡演、中国移动《牡丹亭》,多好!人家法国银行、汇丰银行都追着赞助柏林爱乐乐团。”

  白先勇真是不了解国企,现在的国企大多喜欢引进外国文艺,比如,深圳招商银行演出季,大多请的是国外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不仅招商银行,其他什么平安人寿、中国移动,全都是这一类型。动不动就是从维也纳请来的乐队,但就不见他们请昆曲、越剧、黄梅戏……东北二人转就更不指望了。

  国企圈着国人的钱,却到处去请国外的文艺团体,把民族文艺撂在一边。国企都不弘扬民族文艺,民营企业更不大可能了。所以,民族文艺,昆曲、黄梅戏等,想要打到国外去,谈何容易?

  陈保才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