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生地之争:"明光说"把史学之争引向歧途(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明光说"把史学之争引向歧途(2)
2010年04月19日 14: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所谓“兰州西宁会议上的争吵”

  2005年8月,第11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兰州开幕。大会划分了4个讨论组。笔者与朱元璋研究会秘书长夏玉润、盱眙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陈琳、南京大学教授范金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季士家等分在同一组。本组由吕士朋、陈梧桐二位教授任组长。巧合的是,夏玉润、陈琳同时带来题名《朱元璋出生地考》论文。会上,陈琳、夏玉润先后发言,对朱元璋出生地的“盱眙说”和“凤阳说”分别进行了宣读。由于双方观点针锋相对,引起全组专家学者的关注。季士家曾于1992年撰写过《朱元璋其人》一文,该文持“盱眙说”,他便在小组会上插话,支持陈琳的观点。对于这一话题,其他专家均未发表任何意见。

  数日后,讨论会在西宁举行闭幕式。在闭幕式上,被誉为“台湾学界奇才”的台湾东海大学原校长吕士朋教授与陈梧桐教授协商后,由吕士朋代表本组作大会总结发言。在谈到朱元璋出生地这一话题时,吕士朋称夏玉润引用的历史资料是洪武年间官方正史,肯定了“凤阳说”,而对陈琳的“盱眙说”只字未提。这就是这次会议关于“朱元璋出生地之争”的全过程。

  时隔3年,这段往事被人再次提及,却是另一番说法——说法一:“2005年兰州、西宁第11届明史国际学术年会上,盱眙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陈琳就与夏玉润在会上争吵起来,陈先生言辞激烈,很难听,做学问怎么能出尔反尔呢?……到西宁时,主办方将毛佩琦先生和陈琳先生安排住一个房间,陈琳就把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及相关证据材料拿给毛佩琦先生看,并与毛佩琦先生交谈了半夜,第二天毛佩琦先生开始偏向陈琳。”说法二:“2005年在兰州和西宁联合召开的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180余位专家学者达成一致共识:朱元璋出生在今安徽省明光市。”

  奇怪的是,据笔者所知,陈述这两种说法的两位专家并没有参加3年前的这次会议。

  兰州、西宁会议后,南京明孝陵主办的《南京明文化研究》先后刊登了陈琳、夏玉润的文章,以体现学术上的“百家争鸣”。2009年2月18日,南京明孝陵博物馆新馆开馆,在介绍朱元璋出生地时,撤去了旧馆中原来的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木场津里(今属安徽省嘉山县明光区明东乡赵府村)”之说,换上了朱棣御制《孝陵神功圣德碑》中生于“濠州”之说——从而与夏玉润的观点完全相同。

  “明光说”与《明光出了个朱元璋》的出版,把史学之争引向歧途

  兰州、西宁会议后,“盱眙说”由前两年的高调宣扬逐渐趋于平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盱眙说”所说的出生地在当今已不在盱眙县境内,它早已于1932年就划归嘉山县所有,1994年嘉山县又改称明光市,“盱眙说”大有替别人做嫁衣之感。

  2008年,明光正式推出“明光说”,从一开始便一鸣惊人。

  2008年10月7日、14日,《合肥晚报》“发现”专栏用两个整版,刊登了武佩河、程堂义、慎贵平的“朱元璋到底出生在哪里”系列报道文章《扑朔迷离的朱元璋出生地》、《探访朱元璋真正的出生地》等,在安徽省城打响了第一炮。

  2008年10月21日,明光市召开了“纪念朱元璋诞辰680周年座谈会”,会议邀请多位当地及滁州市文化界知名人士参加。会议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展示了各方面专家、研究者对朱元璋在明光出生的这一史实的研究成果……使社会对朱元璋出生地有一个定位的认识,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貌,并对我市明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9年5月26日,明光市举办《明光出了个朱元璋》一书首发式。“将朱元璋出生在明光这一铁的史实正式向外发布: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328年10月21日)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泗州盱眙县太平乡二郎庙,即今天明光市明光街道赵府二郎庙里诞生。”

  《明光出了个朱元璋》一书收录俞凤斌、朱墨兮、陈琳、慎贵平、夷风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除了对明清以来“盱眙说”的观点旧调重弹外,新添了如下“证据”:

  1.利用古文点校,故意歪曲原文的原意。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是最先记载出生地的重要文献。它收于明人徐祯卿《翦胜野闻》一文中。许大龄、王天有做如下点校:

  先考君娶陈氏,泗州人,长重四公,生盱眙,次重六、重七公,生五河,某其季也,生迁钟离后戊辰年。先伯考有孙六人,兵兴以来,相继寝没。

  上文点校者许大龄、王天有,均为我国著名明清史专家、北大教授。其中,许大龄曾参加过中华书局出版的《明史》点校。

  然而,同样一段文字,朱墨兮是这样点校的:“某其季也,生迁钟离。后戊辰年,先伯考有孙六人,兵兴以来,相继浸(寝)没。” 贡发芹的点校更加离奇:“某其季也,生,迁钟离。后,戊辰年先伯考孙有六人,兵兴以来,相继寝没。”

  贡发芹等人点校的文字,歪曲了古代文献的原意。

  2.编造了“明光”地名于洪武五年朱元璋钦赐。慎贵平《朱元璋出生地之定位》说:“洪武五年(1373),朱元璋恩准外甥、开国功臣武靖王李文忠奏请,欣然作诗一首,最后一句点出钦赐明光地名。”夷风《洪武大帝朱元璋出生地考》则说“自洪武五年(1373年)开埠,置灵迹乡,渐成集市之后……新设‘灵迹’特殊地名的由来,其实已经充分地说明朱皇帝出生地的所在”。

  以上两说,没有任何史料依据,完全是杜撰。

  3.把当代人编写的诗文变成朱元璋的御制诗。许永宁、阮洪拾《帝乡明光》一文说:“朱元璋为明光御赐‘衔山抱水景物菁,凤枝龙脉九州屏,春风萧夜化铁马,钦赐明光宝地名’的诗句。” 据查,此诗出自武佩河编著的《安徽民间故事集成·滁州卷·明光分册》,许、洪二先生竟把民间故事当作文献史料。

  《明光出了个朱元璋》一书出版后,该书主审贡发芹以“还历史真实面目,平息六百年争议”为题撰文,认为:“朱元璋出生在明光,而不是出生在凤阳。彻底澄清历史事实,永远平息历代争议,不容置疑。”

  此话说得显然绝对了,因为一位“新浪网友”在网上,曾向“明光说”做过如下建议: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并非明光人说了就算的。并非明光召开了一个座谈会,请当地及滁州几个不是从事明史研究的文人说几句好话,然后再自己编本书就行的。我认为,明光要做如下工作:一、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二、请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科院明史研究所和几所著名院校如北大、复旦、南开、南大、北师大、中国人大的专家教授,以及在朱元璋研究方面有成就者,如陈梧桐、毛佩琦等,让专家们说了算;三、请持不同说法的人(如凤阳、宿州等)来,让他们也说说;四、会后出本专集。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因为朱元璋是凤阳人,早已在史学界成为定论,仅靠明光一个小县城以行政手段,来改变朱元璋的出生地,有点“坐井观天”的感觉。

  遗憾的是,这位网友的忠言,未被采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