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实景演出路在何方?高投入与低收益引来质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大型实景演出路在何方?高投入与低收益引来质疑
2010年04月20日 14:56 来源:河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印象·刘三姐》的成功源于一种创作灵感,如果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断复制,整个文化艺术的价值就贬低了,实际上造成资源浪费。

  《印象·刘三姐》将旅游和文化“联姻”的效应让大型实景演出“一发不可收拾”,短短数年,各种实景演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高投入与低收益的强烈反差引来质疑:盲目跟风、简单重复、浪费资源……大型实景演出路在何方?

  实景演出遍地开花

  《印象·刘三姐》为桂林阳朔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后,以张艺谋为首的“印象群体”趁热打铁打造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

  张艺谋“印象”系列的红火让大型实景演出成了“香饽饽”,不少景区效仿,制作“印象”。《天骄·成吉思汗》、《印象·井冈山》、《道解·都江堰》……它们的共同特点:大规模场面、庞大演出阵容、高科技应用等,是由人、景和光影构成的“视觉盛宴”。

  大型实景演出吸引眼球不仅要大手笔、大制作,更需高投入,据了解,《印象·刘三姐》投资6000万元,《印象·海南岛》投资近2亿元……

  然而,高投入不意味高回报,大型实景演出中,能够形成品牌、发挥效应的并不多。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少实景演出过于突出“眼球效应”,追求庞大、华丽,没有真正表现本地文化特色。一些看过《印象·海南岛》的观众认为,《印象·海南岛》只是一个现代时尚的高科技产物,缺乏碰触人心的文化内涵。

  虽然实景演出经营状况出现亏损不是个别现象,但后来者打造实景演出的热情并未受影响。

  扎堆遭质疑

  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实名发帖指一哄而上的“印象”让旅游景区出现乱象。他认为,在张艺谋“印象”感召下,各地一哄而上,集体克隆,大多数景区赚了吆喝赔了买卖;演出从形式到内容大同小异,表现手法老一套;只考虑演出效果,不考虑投资利益。姜宗福说,“印象”耗资巨大、经营惨淡,其实和以前搞主题公园、世界之窗没什么两样。

  有评论指出,地方政府一哄而上造“印象”,由此产生的后果不容小觑:一是动辄数百上千人的实景演出,难免污染景区环境;二是一出“印象”开价上百元,有的与门票捆绑销售,加大了公众旅游成本;三是巨额资金投入回报没保证。

  为什么有风险却依然有许多地方不遗余力地炮制呢?海南省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认为,这种对“名牌”的模仿和跟风是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弊病,在市场运作中尤为突出,体现了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心理状态。“这其实是很不高明的,只有跟头摔多了才能吸取教训。”

  杨哲昆认为,《印象·刘三姐》的成功源于一种创作灵感,如果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断复制,整个文化艺术的价值就贬低了,实际上会造成资源浪费。

  注重创新

  海南省文体厅厅长范晓军说,旅游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现代旅游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内涵的竞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当前,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大调整、大发展时期,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当下在各景区流行的提高旅游品质与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随着大型实景演出的增多,由于演出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人们的审美疲劳,实景演出在许多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姜宗福说,他并不是否认旅游景区上演出项目,文化与旅游经济的结合是“正道”,关键要因地制宜,不要一窝蜂不惜成本复制。

  有关专家学者指出,旅游与文化结合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涵,注重品牌和创意。

  杨哲昆认为,目前大型实景演出需要的是创意,“可以从方法上去学习,但一定要避免形式上模仿和重复,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真正打造出品牌。”

    周慧敏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