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遗址独一无二 奄国或春秋中期迁出(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淹城遗址独一无二 奄国或春秋中期迁出(图)(3)
2010年04月21日 11:26 来源:大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土墩(墓)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发掘的墓葬中有一座属于西周时期的墓室,也就是说,在春秋以前,淹城就有人在此生活和居住。考古工作者从护城河里发掘的文物推测,战败的奄国很可能只是在淹城生活了很短的时间,由于某种突然的变故于春秋中期迁出了淹城。

  1959年,镇江丹徒县大港烟墩山发现宜侯矢墓,出土了一批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有铭文120余字,专家对铭文考证后认为,周初在镇江丹徒一带曾存在一个周的诸侯国宜国。

  当年,周成王东征伐奄,奄国越过长江,短期内不可能对周形成威胁,因而周成王未穷追不舍,而是留下一路人马,设立一个名为“宜国”的新国。其目的是对南逃后的奄族进行监视,并伺机彻底消灭奄国。

  1981年,镇江市博物馆对武进大茅山和四项山的墓室进行考古发掘,证明奄国在春秋中期偏晚时被宜国所灭。奄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由此画上了句号。

  史书记载,春秋晚期,也就是公元前547年,吴国设延陵邑时,对淹城进行了利用,将延陵邑治设在淹城。而发掘出来的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大多属于这个时期。

  就在淹城的独木舟发掘不久,淹城的考古发掘工作引起了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关注。夏鼐先生曾主持并参加了河南辉县商代遗址、北京明定陵、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工作。

  夏鼐先生认为武进奄城护城河中出土的独木舟,根据同层出土遗物和文献记载,应该是春秋晚期至战国年代的文物。但是他认为,独木舟测定结果定在公元前 1055左右,不能采用。他指出,碳-14 断代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经C14 测定,距今3055年”的说法是不严谨的。

  □淹城出土的众多文物大多被最终锁定为春秋晚期,然而,有关淹城的形制与规模仍是争论的焦点。

  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65万平方米。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淹城符合孟子所说“三里为城、七里为郭”的王城建筑规模,所以是奄王之城。然而,孟子在这里谈的不是城市形制与规模,孟子的这一段话讲的是治国的道理。他曾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说如果你有天时,有地利,但是你不占人和,哪怕是打一个巴掌大的小城你都打不下来。

  据考古材料提供的数据,东周时,超过10平方公里的城市有十多座。其中最大的燕下都达32平方公里,其建制已超过天子之城方九里的规模。至于3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城市,其考古发现的数目更是不胜枚举。

  淹城只有不到一平方公里,绝对不是王城的规模,它既不能作为王国城市形制的定规,也不能证明是诸侯造城的范本。(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