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凤姐一点儿人文关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给凤姐一点儿人文关怀
2010年04月27日 09:41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被人们称为“凤姐”的罗玉凤近来“红”得厉害。这个据说从小安分守己、热爱学习的农村姑娘,以她的不切实际的征婚条件,以诸如 “我的智商六百年无人超越”、“我看《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会类书籍”等等雷语而为众人所瞩目。最新的“动态”则是,凤姐前天前往郑州,参加都市频道《事后诸葛晾》栏目的演出,结果引得当地媒体纷纷到场采访,有记者欣喜于“有机会把传说中的她与现实中的真人衔接起来”。

  凤姐究竟为什么屡发惊世骇俗的癫狂言语,这事儿自有各类专家学者包括医生予以鉴定,笔者不敢妄下断言。说句得罪凤姐“粉丝”的话,看到凤姐浑然不吝顾影自怜的形象,我是觉得挺遗憾的。当然,比高调的凤姐更令人遗憾的,是某些新闻媒体的表现。

  高喊着“凤凰涅槃 、脱胎换骨”口号,执着的凤姐不顾征婚时路人的嘲笑与白眼,不顾曾经经历的保安驱赶等等屈辱,而依旧走着竭尽全力吸引眼球之路,这其中的奥秘成为大家集中猜测的话题。可不管是精神异常也好,商业操纵也罢,有谁认真想过,凤姐作为一个人的喜悦悲哀?似乎没有,因为凤姐每到一个城市,记者们称得上是蜂拥而至,纷纷采访、摄影,簇拥着这位网络红人。而每看到这些人脸上明显戏谑不屑的笑意,就更加觉得人群中那位主角的可怜。

  平心而论,如果大家真的具有人文情怀,“凤姐现象”也许会发生,但不会持续至今而且愈演愈烈,成为尽人皆知的被娱乐对象。道理很简单:如果凤姐“正常”,那么,她关于爱情的追求不应该被我们如此过于肆意地嘲讽;假如凤姐“不正常”,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如此无节制地将凤姐放置于放大镜下,供自己和看客取乐。最后,如果有商业机构置于背后,操纵着浮躁的凤姐高调出演,我们也毫无必要同样浮躁地予以迎合。

  遗憾的是,我们这样做了,不带有任何宽容悲悯的情怀。

  总有一天,凤姐会失去媒体的万千宠爱,无数人的目光又会聚焦于新的娱乐对象。在这接连不断的炒作之中,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反思这个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呢?特别是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良心所在,需要拥有更多的济世情怀——有太多的民生需要呼吁,又何必残忍地刻意放大一个农村姑娘的虚妄呢?

  也许,我们和凤姐同样浮躁吧!里工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