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两次“黄金梦”破灭 为还债漂泊世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马克·吐温两次“黄金梦”破灭 为还债漂泊世界
2010年04月27日 15:38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马克·吐温一生中的两次投资都以失败而告终。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4月21日是幽默小说大师马克·吐温(1835-1910年)逝世100周年的日子。不过,这个文学创作方面的少有天才,在投资理财上却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他一生中的两次投资行为,是两次伤心的“失败之旅”,是两次“黄金梦”的破灭。

  打字机变成“烧钱陷阱”

  马克·吐温的第一次经商活动,是从事打字机的投资。那时马克·吐温已经45岁了。在此之前,他靠写文章发了点小财,并有了点名气。

  《读者》杂志刊文称,一天,一个叫佩吉的人对马克·吐温说:“我在从事一项打字机的研究,眼看就要成功了。研究成功、产品投放市场后,金钱就会像河水一样流来。现在我只缺最后一笔实验经费,谁敢投资,将来他得到的好处肯定难以计数。”马克·吐温听完爽快地拿出2000美元,投资研制打字机。

  一年过去了,佩吉找到马克·吐温,亲热地对他说:“快成功了,只需要最后一笔钱。”马克·吐温二话没说,又把钱给了他。两年过去了,佩吉又拜访了马克·吐温,仍亲热地说;“快成功了,只需要最后一笔钱了。”三年、四年、五年……时间一晃就是7个年头,这个“快成功”的打字机还没研究成功。马克·吐温屈指一算,先后有2万多美元在佩吉这种“亲亲热热”中丧失。

  马克·吐温哪里料到,“真正的成功”遥遥无期地拖延下去,到他60岁的时候,这台打字机还没有研制成功,而被这无底洞吞掉的金钱,已达15万美元之多。然后就在这15万美元掏出后,佩吉最后一次对马克·吐温说:“打字机已研究成功。机器没问题;只要再调整一下,就可以投放市场。如果你愿再拿出最后一笔钱……”“要多少?”“4万!”“4万就4万吧。”但最后,其他竞争者已把打字机发明出来了,并已投入工业生产。马克·吐温投资的那个还在“调整”的打字机,即使这时能投放市场,也赚不了大钱。发大财的美梦成了泡影,用心血换来的19万美元付诸东流。

  开出版公司债台高筑

  马克·吐温的第二次经商是创办出版公司。马克·吐温50岁的时候,他的名气更大了,他所写的书有不少都成了畅销书。出版商看准这一行情,争相出版他的作品,因此而发财的大有人在。

  看着自己作品的出版收入大部分落入出版商的腰包,而自己只能拿到其中的1/10,马克·吐温颇有感触。他决心当个出版商,自己出版自己的作品。可是,马克·吐温没有任何建立和管理一家出版公司的经验,就连起码的财会知识都不懂。他只好请来30岁的外甥韦伯斯特当公司的经理。

  马克·吐温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书是他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以深刻的思想和新颖的文笔,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它一出版,就销路很好。

  马克·吐温出版的第二本书是他的《格兰特将军回忆录》,该书的主人公格兰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总司令,曾继林肯之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伟人。由于美国人对这位前总统的命运十分关心,所以这本书成了畅销书,获利64万美元。马克·吐温把这笔收入中的42万美元赠给这位前总统的遗孀,18万美元分给出版公司,自己留4万美元。

  马克·吐温被这两次偶然的胜利搞得昏昏然,他继续扩大出版业务。但他万万没有料到韦伯斯特却在此时卷起铺盖一走了之。出版公司勉强维持了10年,最后在1894年的经济危机中彻底坍塌。马克·吐温为此背上9.4万美元的债务,他的债权人竟有96个之多。马克·吐温最终在经商活动中彻底失败。

  为还债而漂泊世界

  在过去的生活中,每当经济状况不佳时,马克·吐温总是借助写作和演讲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于是,马克·吐温通过他从前的演讲代理人庞德少校安排了一年的巡回演讲计划。

  1895年7月,马克·吐温和妻子莉娃、次女克拉拉一起,开始了全球巡回演讲。他们首先横穿美国大陆,再赴加拿大,接着去澳大利亚,还到新西兰、印度、南非等许多国家。在旅行中,马克·吐温不断地将赚到的钱寄给经纪人罗杰斯,由他来替自己还债。令他们一家高兴的是,随着旅程的即将结束,欠债额也在迅速减少。

  1896年8月,马克·吐温一家又来到英国,在伦敦近郊租了一所房子,马克·吐温准备在这里完成《赤道环游记》,以便还清最后的债务。随着《赤道环游记》的出版销售,经过马克·吐温的拼命工作和全家人的勤俭节省,到1898年1月底,他们最终全部还清了债务。美国各家报纸都用长篇社论赞扬马克·吐温的成就和顾全声誉的事迹,并用大号标题发表了他还清全部债务的消息。

  1900年10月16日,马克·吐温一家结束了长达9年的流浪生活,返回纽约。面对前来迎接他的众多记者和读者,马克·吐温激动地说:“我只要上了岸,就要砍断两条腿,让自己再也不能离开了!”

  慧雯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