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心理”为何光顾有些人?“末日论”无中生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灾难心理”为何光顾有些人?“末日论”无中生有
2010年04月30日 13:45 来源: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近,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部分人甚至由此产生了烦躁情绪和恐慌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绪是毫无根据和必要的。

  无中生有的“末日”论

  “我不想听都不行,在同事的一惊一乍中,一天总要被吓到两三次。我现在担心肚子里的孩子也要受影响了。”在杭州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的封丽茵,为免遭周围人灾难话题的“骚扰”,不得不提前请产假在家休息。

  她向记者诉苦,连日来,一到中午休息时间,公司的主管就开始大谈末日预言,将这段时间的各种现象上联下串,在她嘴里,天气也成了一种异常征兆。原来以为这样的话题,说说就完了,没想到起哄的越来越多,说得有鼻子有眼。

  因为老人忌讳今年是寡妇年,原来计划明年结婚的尤康富,突然提前在4月20日办婚宴,让亲朋好友好生奇怪。

  31岁的新郎告诉记者,提前结婚是女朋友突然提出来的,原来女朋友这段时间特别爱上“世界末日”网上论坛,她认同网友们的观点:人生命运多变,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能抓住现在就不该再等待。

  刚开始,他觉得女友很搞笑,结果上百度一搜,相关“世界末日”的网页就有上万,视频也不少,他也被吓了一跳。

  杭州市第七医院的心理门诊,过去前来咨询的多是关于感情困惑和职场压力方面的问题,现在多了一种新的类型:与灾难恐惧有关的心理咨询电话多起来了,还出现了以此为诱因而引发的情绪抑郁病人。

  地震其实没有变多

  “人的思维很奇怪,由于发生过地震,所以一旦再有地震发生,就会立即引起关注。这就好比有人目睹了一起车祸,他会本能地觉得:现在交通事故真多。”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国秋说,就像大家都知道,明明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预言,从认知的角度也不会相信,但一碰到发生灾难事件又会突然联系到一起,一次两次,到了第三次,就会相信了。

  在心理学上,这叫近印效应,就是说相信的过程,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其实,目前全球每年监测到的地震多达五百多万起,其中至少有一至两起是8级以上,7级以上会有多起,由于这些地震多发生在海底,所以没有引起更多关注。而近期的地震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所以给人造成地震频发的印象。这就是近印效应影响了人们对于事件主观性估计。

  对于多数出现“灾难心理”的人来说,会产生影响生活的一种负面情绪,但这种影响很快会过去,但是如果严重的话,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表达,出现偏激、消极、焦虑、抑郁,甚至产生冲动性和攻击性行为,同时也损害身体健康,出现头昏、头晕等症状,导致免疫力下降,并发严重的疾病。

  科学为心灵护航

  “对现实灾难的过度反映,和对未来灾难来临的恐惧心理,是人们的心理调试出了问题。” 杭州市第七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施剑飞说,去年人们热衷于传播2012年预言就是其中典型的事例。

  “出现灾难心理的人,往往会非常关注那些最新的地质灾害信息,并且将它们尽可能地与一些自己知道的负面信息联系起来,而不愿聆听科学家的客观解释。”施剑飞说,这些人相对缺乏有关的科学常识。

  “通常来说,如果是一个心智发育成熟,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人,看到有关地质灾害的新闻后,是不会出现这种‘灾难心理’的。”施剑飞认为,有的人之所以把一些自然界的现象,看成是灾难将临的预兆,其实都是“灾难心理”在作怪,在医学上称为“自我恐吓”。这种现象和午夜看恐怖片一样,有的人看完了,紧张心理得到了释放,便安然入睡了,有的人就不行,不但失眠,而且看完了还是很害怕。

  相信科学,面对灾难的现实,多学习、了解一些自然灾害常识。这是摆脱“灾难心理”第一步,同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心理素质和调试能力的培养。

  本报记者 陈洪标 通讯员 徐勤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