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个煤气罐分布太庙外 腾退资金翻至近亿未获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70多个煤气罐分布太庙外 腾退资金翻至近亿未获批
2010年05月07日 08:00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杂院中自建房随处可见。昨日,政协委员视察了劳动人民文化宫宿舍区,此地多年腾退未果。周晓东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跨过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东北角的宫门,皇家庙宇消失了,眼前是一座布满自建房的大杂院。昨日,市政协委员再次视察了太庙主建筑群旁边的劳动人民文化宫职工宿舍,发现他们三年前的腾退建议并未实现,现状更糟了。

  70多个煤气罐分布宫墙外

  劳动人民文化宫在太庙安家,至今已有60年。上世纪50年代,东北角的“劳动浴池”被改为宿舍区。如今,这里已被划入文物保护范围,而宿舍区因为私搭乱建和用火方式,成了文物旁一处重大的安全隐患。

  宿舍区的杂院有半个篮球场大,自建房将它隔出了三条通道,最窄处宽不过80厘米,有的平房顶上又加盖了房屋。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主任武卫平介绍,目前宿舍区住着75户人家,常住人口约50户,分布在宫墙外、端门下。当年的单身职工多已发展成三代之家,自建房越来越多,4200平方米现在已有169间房屋。

  “和当年一模一样,皇城旁弄了个棚户区。”委员们回忆,2007年来视察时,这里数出67个液化气罐,每个都还编了号。“现在液化气罐增加到70多个了。”昨天,武卫平公布了新数据。

  腾退资金翻至近亿未获批

  武卫平说,职工宿舍搬迁拟过多套方案,包括棚户区改造、异地搬迁等,但由于资金问题,每次都无法彻底解决。他透露,1994年腾退需要2000万资金,但到北京奥运会前,搬迁所需资金已涨至9000万,“这个方案报上去后,没有被批复。”

  按照目前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文物应由其使用者负责修缮。昨日,文化宫的上级单位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单位无力解决资金难题。他表示,希望市政府具备可操作性的腾退方案。

  在视察后的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刘绮菲表示,除了东北角宿舍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内还有地方需整改,她沿途拍摄下了园内的违建,发现东门内还经营着一家旅行社。她提出,文物保护应该还太庙的本来面目,因此建议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腾退出太庙。

  另一位女委员也发言称,太庙作为故宫的一部分,应该恢复它之前的状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下来。她建议市文化宫应该提出整体保护的方案,并认为:“文化宫不要再以创收为目的,还是以保护为主。”对此,劳动人民文化宫方面未予现场回应。

  - 探访

  杂院虽乱 “住习惯了”

  赵女士随丈夫搬进宿舍区时,两人刚刚新婚,而今,儿子已经25岁了。

  她家住在院内唯一的筒子楼里,约有20平方米。借着空间高的优势,半边房子被木板隔了两层,上下都可以住人。和大多数街坊一样,赵女士家在筒子楼的公共区域搭了厨房,卫生间就建在了院子里。

  昨日傍晚,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到院子里的自建房做饭。沿途,他们要穿过头顶上晾晒着的衣裤,要经过堆放着纸壳等易燃物的通道,“院中院”里还有一棵二级古树侧柏,被纸壳、饮料瓶包围着。

  搬走,是院子里的老话题。“说了10多年,耳朵都听起了茧子。”赵女士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院子里来了一拨又一拨人视察,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似指日可待的搬家,却一直没动静。

  如今,当年盼望着改善生活条件的居民已不愿搬迁。赵女士说,住了20多年,对这里已经习惯了,也许搬到了楼里还不适应。院内几位受访居民都表示,即便搬也是想解决下一代的住房问题。对于搬迁条件,居民们都不爱说。赵女士希望能现房安置,“别太远”。

  (记者傅沙沙)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