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伪娘"非简单异装癖 不能称之"同性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李银河:"伪娘"非简单异装癖 不能称之"同性恋"
2010年05月07日 11:32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李银河

  (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社会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成都商报:您关注今年的选秀节目吗?您知道快男的选拔中出现了相当多男扮女装的选手吗?您知道这群人大部分的名字叫伪娘吗(除反串表演外)?

  答:没看选秀比赛,“伪娘”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男扮女装这样的群体其实一直都有。

  成都商报:我曾采访过几个伪娘,他们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童年阴影,只是从小就认为自己应该是女人,应该穿漂亮的裙子,抹口红。这是否是一种性别认知的障碍?

  答:现在我们不太用性别认知障碍这样的说法了,现在对这样的群体习惯统称是LGBP(Lesbian、Gay、Bisexual、Polyamorous),包括同性恋者、双性恋或者异装癖等人群。喜欢穿女人衣服并喜欢上正常男性的“伪娘”,他们不能称之为同性恋,也不是简单的异装癖。他们是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倾向发生不同所造成的群体,他们在性别上认同自己是女生,喜欢女生的穿着打扮,但身体是男人,爱的也是喜欢异性的男人,这是“男人身女儿心”。而男同性恋者首先在性别上认同自己是男人,选择的也是同样的男人。

  成都商报:有很多人看到穿女装的男子觉得恶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伪娘和异装癖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人们对穿女装男人的一种厌恶,更多可能还是来自于我们的习俗。因为我们大多都是异性恋者,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倾向都是一致的,所以会对这样的少数群体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情感。这种大众的恶心还是来源于我们强烈的性别观念和严格的性别秩序。但我认为应该去尊重他们,他们只是自身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倾向发生了偏差。“伪娘”与异装癖也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还是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性别认知,他到底认为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

  成都商报:从亚文化的角度,您觉得伪娘这个群体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他们的存在证明了社会的多元性,我们对性倾向、性别认同的多样性。社会应该对这样的少数人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成都商报:伪娘最初是从日本的动漫界传出的,您认为动漫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利弊各是什么?动漫领域延伸出来的异装、变身、萝莉审美,御宅族以及一些衍生语言的流行,是否正常?

  答:就“伪娘”来说,我认为只是给这样的群体有了一个明确的称谓,它是正常的。

  成都商报:如果伪娘只是一种性别认知障碍,为什么与以前相比,他们出现得如此汹涌?并且开始借助舞台公开展示自己,是什么在推动这一群体的涌现?

  答:其实这个群体一直以来都是差不多的,30年前与现在是一样多的,只是如今出现在公众视野的越来越多。这个改变可能也是多方面的。中国越剧里女的演男的,京剧的男的演女的,是一种传统。从西方性革命开始,人们也逐渐接触到男扮女装的表演,比如Boy George,他就是公开以女装表演出名,大家也开始逐渐接触到这些事物。这些影响使原本隐藏着的人群浮出水面,让更多的人走到了公众面前。

  成都商报:伪娘有各自的群体,您关注过他们的社交行为吗?与其他同性恋群体相比,他们有什么特点?

  答:我曾做过这方面的调查,接触过一些反串演员。他们的表现主要分为两类:异装和易性。像李玉刚那样的反串演员,只是穿上女性服装,纯粹地做表演,他们的心理仍是男人,但也有穿上女装后,认为自己是女人的。

  成都商报:他们是否只能通过变性手术来矫正这种偏差?

  答: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不做手术是他们的自由。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