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国战争三部曲:镜头下的普通人震撼人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俄罗斯卫国战争三部曲:镜头下的普通人震撼人心
2010年05月10日 16:20 来源:海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士兵之歌》 (1959)  导演: 格里高利·丘赫莱依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雁南飞》中维罗妮卡因为迟到错过了与鲍里斯的最后一面,因为送别的广场上离别的恋人实在是太多了,一眼望不到边;《士兵之歌》中阿廖沙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与妈妈只有几分钟的见面时间,却在田野上被无数的母亲围住了,而她们都在询问自己的孩子。种种阴差阳错,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场战争。普通人已经没了选择,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今年的5月9号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的纪念日,莫斯科的红场上一如既往地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65年前的那场战争曾经是这个民族身上巨大的伤口。四年的艰苦抗战,两千万人的伤亡,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俄罗斯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和牺牲。胜利,来之不易。正因为如此,前苏联卫国战争也是俄罗斯的电影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才华横溢的他们,以这个民族特有的敏感,厚重和悲悯,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塑造了难以磨灭的形象,讲述了震撼人心的故事。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那段历史才被我们和以后更多的人所铭记。

  战争巨片:

  卫国战争三部曲

  在有关卫国战争的前苏联电影中,有一类电影很特别,那就是由前苏联政府组织拍摄的一系列全景式反映卫国战争的电影巨片。它们诞生于苏联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有着特定的拍摄目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战后的前苏联逐步成为了与美国平分秋色的世界霸主。出于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斗争的考量,前苏联政府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拍摄了这样一批代表苏联官方立场的影片。其中以导演尤里·奥泽洛夫拍摄的“卫国战争三部曲”(《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血战》、《解放》)最为突出。这三部电影系统完整的再现了1941年到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和欧洲东线战场的全貌,把抗击侵略的卫国战争描绘成了恢弘的人类史诗。这三部电影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巨片,《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都长达七个小时,最短的《斯大林格勒血战》也有三个多小时。据载,这些电影拍摄时,曾一次出动近万名士兵,数千辆坦克。几百架摄影机需要同时拍摄。有很多战争场面都是空前的。这样不计成本的大投入在当下的电影制作中,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当时的苏联可以做到。这些电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是不可复制的。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全景式的战争巨片也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特别是《莫斯科保卫战》,曾跨过了意识形态的界限,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电影讲述了卫国战争前期,苏联军民为保卫莫斯科付出沉重代价的悲壮事迹。整个电影的节奏如同交响乐,既有斯大林,朱可夫这样决定着历史航向的大人物,也有被战争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的普通人。其中,苏军副统帅朱可夫大将力挽狂澜的形象尤其让人印象深刻。而卓娅等普通人的牺牲则令人动容。电影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俄罗斯领土广大,但我们已无退路,后面就是莫斯科。”还有那首雄壮的插曲《神圣的战争》都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莫斯科保卫战》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特别是很多战争场面,在实景的条件下,用长镜头拍摄,其真实性堪称完美。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战争巨片在苏联解体之后,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由于这些电影本身在拍摄时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对历史的描述也是有选择性的。苏联解体之后,很多战争中阴暗的一面被挖掘了出来。比如苏德密谋瓜分波兰,以及随后的卡廷惨案,这些都让电影中最值得称道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与政治紧密相连的电影,当政治的风向改变之后,电影就沦为了牺牲品。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电影本身所具备的独特艺术价值。

  镜头下的普通人:

  真正震撼人心

  战争带来的精神创伤,外人是无法想象的。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整个社会都还无法从战争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俄罗斯民族又是一个长期历经苦难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俄罗斯的艺术家们常常有着强烈的悲剧意识,俄罗斯的大地仿佛就是痛苦与思考的象征。在前苏联的电影史上,有一大批反映战争中普通人命运的艺术作品。电影导演们,以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那些平凡的英雄和那些被战争伤害的人。这些电影才是真正震撼人心的。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整个苏联社会曾出现了一次解冻思潮。很多原有的禁忌逐步被打破,电影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创新的可能。加上战争已过去了十年。卫国战争胜利的喧嚣渐渐平息,艺术家们开始拉开一段距离去冷静的思考那场战争。革命的激情所带来的英雄主义豪情转而演变成为厚重的悲剧感和对人性的思索。

  这一时期很多反映卫国战争的电影,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人道主义的传统,镜头被拉到了普通人的身边,着重表现的是战争中人的遭遇和不幸。代表作品有卡拉托佐夫拍摄的《雁南飞》,邦达尔丘克拍摄的《一个人的遭遇》,丘赫莱依拍摄的《士兵之歌》,安德烈·塔柯夫斯基拍摄的《伊凡的童年》。电影中的主人公都不是史诗的主角,他们原本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平淡但足以称得上是幸福。但是战争毁掉了这一切。电影中所展现的普通人心灵中的巨大创痛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雁南飞》中的维罗妮卡和鲍里斯,一对恋人失去了甜蜜的爱情。《一个人的遭遇》中的木工索阔洛夫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惨剧。《士兵之歌》中善良的阿廖沙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生活就再也不会回来。《伊凡的童年》中原本应该有着快乐童年的伊凡,却满心仇恨,备受摧残,最终夭折。展现在屏幕上的都是一个又一个具体而丰满的人物。没有高大全的英雄,有的只是对人的珍惜和对人在战争中脆弱处境的无限惋惜。

  这几部电影都没有激烈血腥的战斗场面,而是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跌宕的人物命运来完成对战争的控诉。在《雁南飞》中,连敌人的形象都没有出现过。电影着力表现的是维罗妮卡的内心矛盾。战争不仅让她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还让她遭人误解,被迫委身于一个强暴了她的懦弱男人。谁又知道她还在等着他,哪怕明知他再也不会回来。在《士兵之歌》中,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讲述牺牲的阿廖沙最后一次回家的经历。对于阿廖沙的死,电影只在开始的时候做了简单的交代。而这却让阿廖沙最后一次归家中遭遇的种种遗憾,充满着悲剧感,因为他再也没法弥补了。这两部电影都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来渲染人物命运的悲情。《雁南飞》中没能及时发现的情书,等到维罗妮卡再次打开的时候,却已物是人非。《士兵之歌》中阿廖沙分别时未能对舒拉说出口的话,在他明白过来之后追悔莫及。种种阴差阳错,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是战争。普通人已经没了选择,错过了也就错过了。电影只能具体的表现一个人,或两个人的悲剧。苏联的导演艺术家们却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预示着这一切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民族的悲剧。维罗妮卡因为迟到错过了与鲍里斯的最后一面,因为送别的广场上离别的恋人实在是太多了,一眼望不到边。阿廖沙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与妈妈只有几分钟的见面时间,却在田野上被无数的母亲围住了,而她们都在询问自己的孩子。

  与全景式的战争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一类反映普通人的战争电影不再是客观主义的记录。电影的镜头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不再强调戏剧化的冲突,更多是大量抒情的场景和情绪化的镜头,从而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雁南飞》中,鲍里斯临死前靠在一棵白桦树上,他的眼睛望着急速旋转着的白桦树梢,在白桦树梢的背景上他想象着自己与维罗妮卡结婚的画面,最后戛然而止。《士兵之歌》中,阿廖沙在火车上望着飞速倒退的白桦林,他又看到了舒拉,她向自己真情告白,她在埋怨自己的羞涩。《一个人的遭遇》中,索阔洛夫在采石场做苦役,单调的,不断重复的凿石声塑造了一种音响的气氛,让人觉得这种法西斯的苦役永远都不会结束。《伊凡的童年》中塔可夫斯基让伊凡生活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梦的世界。在现实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复仇者,一个被战争彻底摧残的儿童。在梦的世界里,他才有一个自由,快乐喜悦的童年。两个世界的强烈冲突让战争对孩子的残酷迫害深深印在了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苏联卫国战争的硝烟早已在六十多年前散尽。可战争这个恶魔却始终都在人类的头顶上挥舞着黑色的翅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如今再看到这些苏联老电影时,内心的触动依旧。只要战争不消亡,凝聚在银幕上的痛苦就不会远去,哪怕你是战争最后的胜利者。我们纪念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狂欢胜利,也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要去祭奠那些无辜被战争吞噬的生命,抚慰幸存者的痛苦并鼓励他们勇敢前行,就像《雁南飞》的结尾,维罗妮卡满怀憧憬望着那一群迎着太阳向南飞的大雁。唯有如此,希望之光才不会从这颗蓝色星球上褪去。

  特约撰稿 严鑫超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