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寒=庸众? 韩寒被炮轰“所有文章迎合大众情绪”——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拥寒=庸众? 韩寒被炮轰“所有文章迎合大众情绪”
2010年05月12日 10:34 来源: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起因:4月29日晚,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最终名单揭晓,韩寒以将近100万得票排名第二,超过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知名作家许知远撰文《庸众的胜利》,网友麦田撰文《警惕韩寒》,分别对韩寒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进行批判,虽然网络的评论依然倒向韩寒,但对韩寒评价不再一边倒也让我们开始反思,对这个年轻人我们究竟了解有多少?

  观点:“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

  观点:“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

  5月7日一篇名为《警惕韩寒》的博文引起了对韩寒现象反思的开始,与过去不同,这次反思更多是对韩寒的批判。

  作者麦田称自己通读了韩寒的博文,并提出了韩寒博客的“2008”这个分水岭:在2008年之前,博客还是“私人习作”范畴,2008年之后,韩寒的博客重心明显转移到“公共话题”,尤其时政话题,“我个人一直比较欣赏韩寒。当我梳理韩寒全部博客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这个‘一直’,其实恰好也是从2008年开始。至少对我而言,韩寒是因为从2008年开始关注公共话题,才成为现在之韩寒;否则对我来说,韩寒和郭敬明并无高下之分。”麦田写道。

  在文章第二部分,他的主题为“露馅”,在列举韩寒几次博文的观点后,作者认为韩寒的话“不是理性的,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韩寒的价值=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但是,“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

  相比于麦田对韩寒抨击的浅显,知名专栏作家许知远将韩寒描述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他的文章总是如此浅显直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也不会提到任何你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他嘲讽式的挑衅姿态,显得如此机智,他还熟知挑战的分寸,绝不真正越政治雷池一步;他也从来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焦灼与困惑,很酷。他能把赛车冠军、畅销书作家、叛逆小子和即兴讽刺者等多种角色结合,并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警惕,况且他才二十七岁。人们尤其着迷于最后一点,他在自己全球浏览量第一的博客上,嘲讽这社会中的种种愚蠢和不公。”

  许知远的结论则是:“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对韩寒遭遇到的批判,常年居住澳大利亚的历史研究者雪珥认为这很正常:“韩寒现象所承载的种种表现,以及这种表现后头的种种原因,归根到底只有一条:我们的时代的确是不同的,表扬与自我表扬者、批评与自我批评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镜子。这是一股能令人清醒的‘寒流’,它的力量绝对不来自韩寒,而来自你我,在此次批判中,人们会更清醒地看清韩寒。”

  雪珥这样分析,他认为,韩寒作为一个年轻人,靠说比较有技巧的真话赢得了民心,而不是靠装出精英状,这是时代的幸运,他并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也不象征着思想的力量,他只是象征着真实的力量,象征着那个指出皇帝的新装的孩子的力量,尽管涉及了很多敏感词,依然得到了主流的容忍和默许,这是时代的进步。

  如以往一样,韩寒对此次批判依然表现得不在乎,未作任何回应,雪珥说,这也值得其他批评者、尤其以批评为饭碗者思考。

  麦田和许知远深沉地写了一大通,有个网友的回应只是戏谑的一句:“上PH值试纸。”——又庸众了。我宁愿理解他们的写作动机是善意而不是醋意:韩寒说的真话不够透彻,真正透彻的没人搭理,靠调侃就能改变社会现状么?你们这些庸众怎么就这么低级趣味啊!

  我个人觉得呢,许知远们有点跟不上时代了。现在的时代,只要有心和搜索引擎,谁都能知道自己想了解的历史真实和社会现状,谁也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知识分子鼓与呼的力量,远比不上网友口口相传的网络热门语——打酱油、七十码等深入人心。说韩寒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迎合大众,这是对他要求太高了。韩寒自己都很清醒,他不是鲁迅,他就是广大网友中较有名气的一个,因为关心社会,写字勤快,被媒体和读者推上了时代的高峰——如果他算青年领袖,代表的也只是那些在房价的夹缝中生存,越来越清醒地维护自身权利的年轻人。

  网友轻快的试纸论一抛出,许知远的文章就像媚眼做给了瞎子看,宏大叙事真的不流行了!凭什么要韩寒做圣徒呢?他身体力行地做一个真诚的人,足够了。作为庸众,我觉得喜欢韩寒也不丢人,毕竟余秋雨在含泪,郭敬明忙着买他的D&G皮带,韩寒能说点有趣的实话。更多的话和事,有更多的人去说和做。韩寒和他们是并行者,而不是对立者。

  记者 王慧纯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